首页 > 高考资讯

2022高三二模考不好高考就考不好吗 高三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3-05-24 02:49:11 | 七七网

2022高三二模考不好高考就考不好吗 怎么提高成绩

高三二模考的不好并不代表高考考的不好,在每一次的考试里,考生都不能确保是否发挥正常,都是会有一些发挥失常的时候。

高考二模后成绩还能提高吗

可以提高的,无论二模成绩如何,你必须勇敢面对,二模考试目的是为了高考,不是正式考试,尤其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忘记这次考试成绩,回到你的复习中,捡回的的自信。做任何事没有永远的成功,给自己的自信才会有下一次的成功。

二模考试过后剩余的时间不多,想全面复习几乎没有可能,必须有针对的复习了,短时间内全面开花,提高成绩的几率太小了。

故此:建议你把一模考卷以后的每次考卷找到,总结你不该丢分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会的题丢分情况汇总,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丢分原因,对你会的知识点加固。尽量做到未来的高考中会的题不丢分。注意:这一点是对不该丢分基础点加固。不丢分就是得分。

不要和其他学生攀比成绩,无论其他学生成绩如何,比自己好的成绩是人家的,会让自己失去自信,比自己差的也不能自满,自己尽全力就是最好的。

高三二模成绩重要吗

首先,高考二模成绩反映你的实力和水平,但并不代表高考!再次,高考二模成绩是高考志愿的重要依据最后,高考二模试题是帮助我们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资源。

高考成绩对志愿的影响在今年是绝对的。大家认真分析高校的录取曲线就会发现,同高考的分数线正态分布的轨迹相似,每一个高校在录取时都会出现线上几分的生源相对密集。

比如北京大学的录取线是690,大量的考生成绩在690到700之间,700以上的成绩是离散分布的,700分以下的成绩是成群分布的。所以在考后出分平行志愿的背景下,高考的每一分含金量都大大增加。在二模考试后学会分析试题,找到自己的涨分点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七七网

高三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生物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生物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名词: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 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9世纪末叶,生物学家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的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如何?到底哪种成分才是遗传物质?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RNA。由于染色体不是单一物质组成,因而,遗传物质到底是DNA,还是蛋白质的争论相当激烈,随着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进行,使人们普遍接受了DNA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2.你认为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是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使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三是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四是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在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中,一批批科学家前赴后继,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创造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这些经典实验的创新之处及其他们的结论怎样? 格里菲思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一起注入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并分离得到了能够稳定遗传的S型肺炎双球菌。据此,他得到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促进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艾弗里及其同将组成S型肺炎双球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已培养了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并创造性的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加入,发现只有加入DNA才能促使R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他们首次提出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让人们普遍接受“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结论的科学家是赫尔希和蔡斯,在于他们找到一种特殊的实验材料——大肠杆菌T2噬菌体(蛋白质与DNA可以有效分离),并借助于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噬菌体侵入到细菌的成分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亲子代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4.为什么只能用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不能用14C和18O?如何标记? 标记两种物质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进行噬菌体中侵入到细菌体内的是DNA还是蛋白质,因而标记元素应该是蛋白质或DNA特有的,如果选用14C和18O两种物质均含有不具有特异性,因而不可以。而DNA含P,蛋白质含S,P、S是他们各自特有的元素,因而可以用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由于噬菌体等病毒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宿主细胞单独进行,其生命活动及物质合成必需依赖于活的宿主细胞,因而,利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应先利用同位素标记其宿主细胞,然后以噬菌体病毒侵染已被标记的细菌,使形成的噬菌体含有被标记的元素。

5.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正确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对所有生物而言,DNA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还可能是RNA或蛋白质;二是含有D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三是绝大多数生物含有DNA。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

放线菌:(链霉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共三点。(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1)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1)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学好高中生物的技巧

看一遍课本,要学哪章的话就看哪章,如果试阶段考试的话就看所要考的范围。这一步非常重要,每一处都要认真看,即使是小字部分也不例外,因为这些会帮助我们加深记忆。

在看课本的同时自己尝试一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画在笔记本上,不必要很工整,自己看得懂就好,太过于工整自己反而会没兴趣回头看。并把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点标注在旁边,知识网络的话,说了是属于自己的,所以按自己的理解去画吧,怎样画都行,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了。这步关键哦,因为做好了这步自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会大大加深。

如果是预习的话到了这步可以拿出练习册尝试着做一下,注意,这是先要做基础知识部分哦,也好巩固下。然后再做正题。如果是复习的话那就直接进入正题吧。一般比较好的练习书每课时都会有一些讲解的,其实这些知识恰恰是精髓,很多童鞋就是喜欢略过这一点。按我的做,一定要认真看这些知识点,而且遇到比较难记住的或是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把它记在自己画的知识网络傍边,很重要,一定要去做!!

与“2022高三二模考不好高考就考不好吗 高三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