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21:52:40 | 七七网
需要根据当地学校的具体安排来看,但普遍的高中学校,高一主要学习必修一至必修三的课程,学习进度快的学校,甚至更多。高二主要学习剩下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三基本不学习新的课程,主要是以复习模拟考试为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高三之前就需要学完,所以,还是要依据当地学校的具体课程安排,可以向学校官方网站或老师咨询。
语文:必修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2, 下半学期学必修3、4 ;高二学必修5七七网
数学:必修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4, 下半学期学必修5、2; 高二学必修3
英语:必须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2,下半学期学必修3、4;高二学必修5
物理:必修2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
化学:必修2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
生物: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 下半学期学必修2;高二学必修3
政治:必修4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3; 高二学必修4
历史: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高二学必修3
地理: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 ,下半学期学必修2、3
第一,注意学习目标及方法上的差异。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语特点,也就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考虑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区别,制定不同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力求适合所选教材的文本特点,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学习。
第二,选修与必修的定位不同
选修是必修基础上的提高和拓展,不应该是必修的补习和应试的辅导,既不能停留在感性层面的了解和欣赏,也不能一味拔高成为纯理性的探讨。选修课定位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着眼于课程的鉴赏陶冶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的探索研究,提高素养。
第三,要有不同的评价体系
选修课只是“选读”,它不应是必修课的补习或应试的辅导,也不能简单照搬大学的选修课模式,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在深度、广度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倡导研究性,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高三学生因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问题,精神压力大,身心都疲惫,因此,更需要注意营养的补充。高三学生晚上通常需要吃夜宵才能消除饥饿感,补充身体所需。那么,高三学生夜宵吃什么比较好呢?
1、奶制品
牛奶它可以抑制大脑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大脑进入酣睡状态。奶制品不仅能供给足够的能量,补充蛋白质,其中的钙质还能减轻人们因劳累引起的烦躁情绪。面食不仅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还很容易有饱腹感。
2、坚果
坚果类,比如核桃能健脑,腰果有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助消化的效果。也可以吃花生米、杏仁、胡桃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E、钙和铁等矿物质的坚果。
3、小米粥
小米粥营养丰富,其色氨酸的含量在所有谷物中首屈一指,小米又富有淀粉,进食后可促使胰岛素分泌,从面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数量。热乎乎的粥不但能及时补 充热量,而且容易消化,是非常好的补品。比如,桂圆粥暖胃养心;大枣粥补血益气;燕麦粥营养好消化。同时,黑芝麻糊和藕粉,方便易食,也是熬夜时不错的选择。
4、鹌鹑蛋
鹌鹑的蛋个头虽小,但蛋白质含量却与鸡蛋相当,而且所含的卵磷脂比鸡蛋高出3—4倍,有健脑、补脑的效果。另外,鹌鹑蛋的核黄素含量也是鸡蛋的2.5倍,对视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5、苹果
因疲劳过度引起失眠,可吃些苹果、香蕉和梨,这一类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抗肌肉疲劳。水果中糖分在体内能转化为血清素,可使人入睡。
1、考前食谱忌大变
考生考前饮食不要因高考临近而刻意改变,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及考试期间,饮食量都不要比平时增加太多,尤其考试期间饮食不要做太大的变动,应和平时保持一致。
2、饮食最忌减主食
考生的饮食要保证主食的摄入量,以前人们总是认为主食可有可无,只要多吃些鱼类、肉类的食物即可,其实这些食物只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而大脑思维主要依靠的是葡萄糖,只有主食才能转化为葡萄糖,这就需要每天要摄取一定量的主食。于康副主任强调:“不吃主食人不仅会有饥饿感,而且还会影响到大脑的思维能力。”
3、零食忌选坚果类
于康告诉考生,零食可以适当吃些,但要记住:油腻的食物及坚果类食物,如瓜子、花生要少吃,还有甜食及奶油过多的食物要少吃。有的考生一看书就想吃些零食,但是又怕会吃胖,为此于康建议,不妨选择吃黄瓜及水果等,可以有效地控制食量。
小编推荐:高三学生夜宵吃什么好
4、每天宜吃2个水果
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缓解厌食及便秘的作用。考生应保证每天吃2个水果,约500克左右。另外,于康提醒考生,粗纤维的蔬菜要少吃,如果平时没有常吃的习惯考前一定不要突然增加。他建议:“菠菜、胡萝卜可增强记忆力,洋葱能改善大脑供血,帮助考生集中精神,这类食物可适当增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