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学考试

农大自考专业大学 残疾人博士后自考起飞

发布时间:2023-04-29 13:03:54 | 七七网

农大自考专业大学

今天七七网的小编带同学们来看看农大自考专业大学,跟随我们小编来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正文阅读: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它融合了传统的农业技术课程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打造出一流的农业人才,为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将介绍农业大学自考专业的招生对象、课程体系、考试形式及优势。

  1.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的招生对象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以本科毕业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为主要招生对象,本科毕业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农业知识背景,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些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更快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七七网

  1.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的课程体系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育种、肥料、农业机械、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农业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

  1.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的考试形式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的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笔试和实践考试,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论上的掌握,而实践考试则考查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实践考试包括实验室实验、农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内容。

  1.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的优势

农业大学自考专业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减轻学习负担。

结论:农业大学自考专业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它融合了传统的农业技术课程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打造出一流的农业人才,为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它具有招生对象偏向本科毕业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拥有丰富的课程体系,考试形式多样,并且具有减轻学习负担的优势,是一个的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本文介绍了农业大学自考专业的招生对象、课程体系、考试形式及优势,为更好地培养农业人才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七七网分享关于农大自考专业大学的全部内容,其他关于自考专业相关的问题可以留言或者联系小编哦,仅供参考交流哦!!

残疾人博士后自考起飞

孙振玉简历

1980年-1996年:在滕州市中医院工作;1989年-1993年:读高教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顺利毕业;1996年-2000年:在山东大学文学院学习(文艺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学习(文艺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山东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管理员。

12月3日是第十六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为残疾人提供体面的工作”。2日,记者采访了我省首位残疾人博士后孙振玉,他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残疾人朋友,勇敢地迈出家门接受教育,残疾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求学融入社会

小学毕业后因残疾中断了学业,42岁时取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后资格……一谈到老子的道学思想就滔滔不绝的孙振玉,身上散发着浓浓的学者气息。“残疾人如何自食其力?我希望自己走出一条以求学融入社会的路子。”孙振玉说。

今年9月,在山东大学新校图书馆查阅图书的学生们发现多了一位拄着双拐的管理员。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今年刚刚从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孙振玉——我省残疾人博士后第一人。

虽然学历很高,孙振玉在求职之路上还是尝到了一个残疾人在社会中“被孤立”的滋味。今年从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他在北京参加过两次招聘会,两次都被保安拦在了招聘会门外,他向北京、陕西、广西的几所大学投去简历,甚至赴西安试讲,也没有成功。

最终,硕士时就读的母校山东大学向他敞开了大门,“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孙振玉说,“这也表明残疾人还是能够通过求学融入社会的。”

做一个自主的人

1965年,孙振玉出生在山东滕州的一个医生家庭,5岁那年,脊髓灰质炎让他瘫痪在床。父亲孙清振给他做了一个带手柄的木板先练习爬行,渐渐地他可以撑着一个高凳子行走了。后来拄上了拐杖,他常常因为找不到平衡而仰面摔倒,回忆童年时,孙振玉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虽然小学毕业时考了全校第一,但没有一个中学肯接收他。直到1982年,辍学多年的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电视大学枣庄分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班,1993年拿到了高教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拄拐求学到今年从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孙振玉的父亲孙清振对儿子的学术成绩也连呼“没想到”。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孙振玉说,这是他对自己命运的“自主性”的选择,“生命中有些东西我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是我们不能自主、无法选择的。但是有没有东西是能够自主的?如果有,我们就应该去追求。我选择做一个自主的人。”

严谨治学简单生活

目前仍然独身,孙振玉在山大老校第二宿舍的家里有些凌乱。卧室里,记者发现两个“待遇”迥然不同的柜子。在书桌旁,是两个两米多高的木制书柜,做工精致,“花了1500元,这是我在市场转了大半天挑到的,有玻璃门,不容易落灰。”这个书柜装满了孙振玉在人大就读时的所有专业书籍。相比之下,床边摆着的简易衣柜则“寒酸”很多。

“严谨治学”成了他多年的习惯,博士期间他有22篇论文发表,10篇刊登在核心期刊上。采访中,孙振玉对于求学的回忆很少提到“苦”这样的字眼。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七七网:www.3975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农大自考专业大学 残疾人博士后自考起飞”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