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核能专业排名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4-25 08:04:23 | 七七网

保险从业人员城市排名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外资公司与合资公司,虽然其数量已占大陆保险公司总数的56.7%,但它们100%分布在沿海与发达城市,又没有遍布的分支机构,所以其市场份额仅占0.69%。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按照规定程序正式批准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仅9家、经纪公司3家。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十几年来,我国重视直接保险市场的建设,忽略了对再保险市场的培育,导致国内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分保计划安排不当经常造成损失;同业间信任不足,再保险行为不规范,外币保险业务过份地依赖国外再保险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对保险监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保险监管机关建设和监管力度与保险业的发展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20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保险市场体系化。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
经营业务专业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
市场竞争有序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化竞争状况,其结果既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提出了加强保险监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这就是:加强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规和完善保险机构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
保险产品品格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刹手锏。
保险制度创新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准备金所形成的巨额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投资房地产、股票、各种债券,实现投资多元,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

扩展阅读: 【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疑问

首先,没有“核技术工程”这个词哦。
核电方向的学科名称,本科叫做“核工程与核技术”,研究生叫做“核能科学与工程”,都可以简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叫“核技术及应用”。
在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学生其方向都为“核技术及应用”,跟核电可以说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目前,核这个一级学科,只有核电方向,也就是核工程就业容易,而核技术等方向就业比较难。
物理方面的都很难找工作,因为目前社会需求摆在那里,再强也么用。当然往科研方向发展倒是得看看学校、导师的实力了。
你进核科学技术学院,为什么不走核工程方向呢?
中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依托“同步辐射实验室”和中科院“全超导托克马克实验装置”两个实验室建立起来的。
就核工程方向而言,中科大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还是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哈工程、上海交大等学校的实力强劲——核电行业从上到下的骨干人物十有八九都是这几个学校毕业的。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怎么样?

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巨大的发展前景,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从事核材料开发和效能测试,其次就是在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工作。那么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的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介绍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以及对新的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核能的应用已经呈现了明朗的发展趋势,加上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及反恐斗争的要求,对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核工程技术的工程研究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形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材料、资讯、空间以及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将培养核工程与核技术的专门人才,满足国家需要,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及国家安全做出贡献。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和专业技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工程基础,能在“核化工与核燃料”及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生产、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多方面的工作。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量子物理、统计力学、同位素分离原理、工程流体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等及实验。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毕业后具备的能力
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数理化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本专业各个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和管理知识、良好的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培养能力

1.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了解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4.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及资讯科技应用知识,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掌握科技写作技巧;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巨大的发展前景,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从事核材料开发和效能测试,其次就是在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工作。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防军工和核电行业及其相关民用产业,还可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等工作,可从事辐射防护方面的科研、教学、环境管理等工作。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核电站、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建造、执行与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有北京的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海军论证中心、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武汉719所和105所、青岛海军潜艇基地、成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以及广东、长春和华东等地的电力设计院等单位。 核电产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的能源政策。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巨大的发展前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9,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64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7720位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64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67元,0-2年工资4232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24元,6-7年工资6821元,8-10年工资7681元。

据统计,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盐城、2、北京、3、惠州、4、上海、5、厦门、6、广州、7、深圳、8、佛山、9、温州、10、杭州,平均薪酬在4964元。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比较不错的大学推荐,排名不分先后
1.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2. 南华大学 A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 七七网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七七网:www.3975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核能专业排名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怎么样?”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