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5 05:37:07 | 七七网
其实‘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是通过一定剂量的辐射照射或者等离子体杀菌处理,来杀灭寄生虫卵和致病菌,从而延长保质期。人们在医院检查身体拍的X光片、“CT”、“核磁共振”,公共场所常见的“安检仪”都是对核辐射以及成像技术最直观的应用。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能在核技术、反应堆、核电站、辐射防护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教学、管理等的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技术、核电站工程等的专门理论,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掌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工程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等;要求了解本专业各方向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能够适应核技术、核工程、辐射防护等学科的发展。
课程体系:《流体机械》、《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结构与材料》、《核安全基础》、《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工程分析程序设计》、《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反应堆物理》、《汽轮机原理》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核电站。
就业方向:政府、事业单位:核电工程、核技术开发、核动力工程、核供热研究、辐射防护、运行管理。
核科技是高科技密集领域,专业涉及诸多交叉学科。所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比较宽泛。
主要包括核医学影像、核探测和核电子学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速器医疗和核药、核电和能源、食品农业、核技术工业应用等领域。具体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一般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部门。
比如工业、环保等政府规划和管理部门,科研设计研究所和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国有核电集团等,主要从事规划、设计、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燃料体积小,1000克的铀相当于1000吨的标准煤
核电产生过程中没有温室气体产生,环境负荷极小。我国核电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发展迅猛,但在整个电力供应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作为国家一重大科技专项,预计不久的将来,核电站将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这将是迎接我国21世纪核电大发展的战斗命令和前进的号角,而发展核电的光荣与使命,永远属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们。
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85%左右,重点名牌高校就业率在95%左右。这是一个目前就业率较高的一个专业,主要原因是核工业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现在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而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绝大多数毕业生生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可以进入核工业、机械工业、电力等部门所属的核电及能源转换的研究所、设计院、 核电站、常规电厂等,从事放射性废气、废液与固体废物的处理,以及核反应堆及热力设备与热力系统的设计、研究和运行管理的工作。
可以进入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核能工矿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工作。 七七网
可以进入国家环保局、环境保护部门等从事辐射探测、辐射防护等方面的科研与管理工作。
扩展资料: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核科技工业发展需要而开设的学科,能培养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及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数理化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该专业各个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和管理知识、良好的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专业培养在考虑核化工与核燃料两个方向的基础上,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了解该专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4.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掌握科技写作技巧。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大学基础化学、工程制图、检测化学、环境化学、核化学与化工、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化学反应工程、放化基础、核材料科学基础、核燃料后处理与废物处置、原子核物理。
两相流基础、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热工分析、反应堆安全分析、反应堆控制、核辐射探测、核电子学、辐射防护、环境监测与评价、核电站辐射测量技术、核技术应用概论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