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研究生大数据专业排名 全国专业就业率排名

发布时间:2023-04-24 22:01:59 | 七七网

北邮研究生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工程属于哪级学科

属于北京邮电大学工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科,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大数据管理应用在各类专业中的排名情况怎么样?这个专业是否吃香呢?

大数据专业是国家教育部2016年初初次建立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那时候一共有3所高等院校获准,分别是北大、对外经贸大学、东南大学。2017年,32所高等院校获准新增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8年,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总数新增加284所。依据IDC带来的信息,“互联网大数据和业务分析(BDA)”在2017年的全世界收益做到150.8亿美金,比2016年同比增加12.4%。可能到2020年底,大数据的全世界收益很有可能做到210亿美金。

现阶段中国有30万数据信息优秀人才,2018年,互联网大数据专业人才将有大幅度提高,高级人才如大大数据工程师的空缺在14万至19万中间;明白利用大数据做决定的投资分析师和主管空缺做到150万,大数据分析师如今要求就充沛了,2年实践经验的月薪可做到8K,研究生学历的大数据分析师月薪可实现12K,5年工作经历的可做到40万至60万余元。大数据专业总体的知识结构较为巨大,涉及到到的内容也较多,主杆课程就包含数学课、应用统计学和电子计算机,视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培训,与

此同时积极参加数学模型赛事和编程设计赛事,包含ACM、大创等。大一和大二期内是参加比赛和研究操作的最佳时机,大一期内的主要取决于参加,大二要出成绩,这对后面的就业率和读研究生,都是有较为立即的危害。积极参加教师的研究组,参加一些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项目实践,会使自身有一个比较好的沟通交流情景和实际情景,这对于学习互联网大数据有关技术性有非常充分的危害。相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要想参与研究组,必须先具有一定的编程技术,能够关键学习一下Python语言表达,早期进到研究组能够做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每日任务。依据信息化管理与运用专门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内容管理体系看来,该技术专业关键科学研究互联网大数据在资金管理的监管和使用方式方法,关键科学研究商务接待数据库管理、金融分析、数据库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因而,大学毕业都是能够到机关事业单位学生就业,

实际能够到下列范畴的企业: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私募基金、商业保险等组织。这种企业依据业务工作特性,大学毕业生能够信贷业务的大数据应用和管控、维护保养、运营管理等作业,岗位相对来说聚集。能够到财政局、税务机关学生就业这种单位的数据服务范畴较为开阔,必须大数据挖掘和维系的专业人士来解决一些潜在性数据信息和计算。到一些大型的机关事业单位,比如医院门诊、院校的财政收入与费用预算、申请等岗位工作,但与此同时必须把握一定的财务基础知识,针对工作员的业务能力规定高些。

全国专业就业率排名

从2014年到2020年的7年之间,本科高校新增了14543个专业,撤销了1876个专业,变动总数为16419个。中国本科院校共有1258所,平均每一所院校在过去的7年里新增或者撤销了13个专业。 是不是新增的专业就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有前途?被裁撤的专业就代表着这个专业的没落呢?

在中国本科院校1258所大学中,办学规模最大的开了100多个专业,办学规模最小的可能只有二三十个专业,七年来平均每所院校调整13个专业是一个相当大的变动!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

在过去7年中新增最多的20个专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新兴专业、就业看好;

第二类是新兴专业、就业不看好;

第三类是传统专业、就业看好;

第四类是传统专业、就业平平。

1、新兴专业、就业看好的专业

包括排名第1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排在第2的人工智能、排在第3的机器人工程、排在第6的智能制造工程、排在第7的物联网工程、排在第9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排在第16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排在第20的健康服务与管理。这8个专业当中,除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与民生相关,其他7个专业全部都是工学专业。与计算机,电子,大数据、互联网等紧密相关。

2、新兴专业、就业不看好的专业

包括排在第4的网络与新媒体、排在第5的数字媒体艺术。这两个专业的特点相似,都比较偏“文”。近十年是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十年,但眼看着短视频、长视频、图文等媒体形式逐渐定型,留给新人的机会也并不是特别多。数字媒体艺术,有艺术学的内涵,有计算机的外延,但是应用场景并不广泛。

3、传统专业、就业看好的专业

包括排在第11的软件工程、排在第12的金融工程、排在第13的工程造价。软件工程专业由来已久,比普通计算机类专业更偏向于软件开发方向。金融工程结合了数学与计算机,是一个对人要求比较高的“金领”经济学门类专业。工程造价与预决算相关,高端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4、传统专业、就业平平的专业 七七网

包括排在第8的商务英语、排在第10的电子商务、排在第14的翻译、排在第15的机械电子工程、排在第17的财务管理、排在第18的学前教育、排在第19的酒店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和翻译这三个专业所学,都不能算作是“硬通货”。机械电子工程就是以前的机电一体化,新瓶装旧酒。财务管理在本科阶段跟会计学没有太大的区别。学前教育一直是平均收入比较低的专业。酒店管理的应用范围比较窄,对就业地点和行业有限制,就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高。

为什么在新增专业中,就业情况一般的专业还会新开这么多呢?比如第四类专业,相对比较传统,就业情况一般,但这类专业恰恰开设成本不是特别高的专业。开设这些专业不需要高端实验室,也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硬件,特别适合低成本多招学生。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层次并不是特别高的院校当中,所以在选择这样的专业时,我们最好选择相关名校或行业内的知名院校。

另外新增专业的选择考生还是要谨慎一些,一来学科开设时间短,培养体系不成熟;二来专业一定要匹配自己的条件,盲目选热门得不偿失;三来新增也未必是就业好,可能是开设门槛低,社会热情度比较高。

被裁撤最多的20个专业,各有各的难处,把它总结为三类:

第一类是行业变化,典型的就是排在第1的服装与服饰设计、排在第10的服装设计与工程,近些年的服装设计与生产工艺有了比较大的变革,按照学校传统路子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短时间适应行业要求。这个行业中的很多工种都在大量消失。排在第5的产品设计和排在第8的工业设计,都存在理论脱离应用的情况。

第二类是专业特性,排在第2的公共事业管理,本来是培养科教文卫的体制内人才,但体制内从来不缺人,而且不同院校开设的这个专业对口方向不一样,很难跨行就业。排在第3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个管理学+计算机的复合专业,但是独特的应用领域不明显。排在第4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个数学+计算机的专业,本科学数学研究生计算机,可能比学这个本科专业更好。排在第20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结合了地理和环境学科,又缺乏自己的独特之处。

第三类是就业困难,排在第6的教育技术学,不培养授课的老师(部分可以教信息学),毕业生处境非常尴尬。排在第9的生物技术,在深造的就业两条路上选择都不多。排在第12的社会工作,虽然社会意义重大,但对口就业的待遇实在是让人无语。排在第18的广告学,营销、设计、策划、媒体都要学,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很有帮助,但是传统广告业基本已经被按在地上摩擦。

专业被裁撤多,也不代表就一定不好。排在第3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薪酬排名很高;排在第7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别适合有志于解决中国芯片难题的少年报考;排在第11的应用统计学,受欢迎程度很高,就业岗位不少;排在第16的网络工程,也是薪酬排行榜上排名比较高的专业;排在第21的应用物理学,是个基础学科,本科毕业如果不想做研究,可以转到绝大多数的工科专业继续深造。

在新增专业最多的大学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排名第一,7年新增50个专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语种都是一个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开设语种最多的大学。

在裁撤专业最多的大学中,云南大学排名第一,7年裁撤31个专业,这不代表学校衰落,反而是提前筹划、精兵简政、集中资源备战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评价的一种策略。使用同样策略的还有安徽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双一流大学。

通过被裁撤的专业,同学们是不是可以看出近几年的就业趋势呢?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慎重,选择的行业发展不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会很坎坷。

最后,祝同学们备考顺利~

与“研究生大数据专业排名 全国专业就业率排名”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