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0 23:06:29 | 七七网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和技巧有哪些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分批次进行,本科和专科志愿填报及录取时间不同,甚至一本、二本、三本志愿填报及征集志愿时间也会有区别,都是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才进行下一个批次录取的,所以只要知道最开始的志愿填报及录取时间,就需要时刻关注录取动态。
全国本科志愿填报一般在6月25日左右,同时会填报提前批志愿,有的省市会把本科各批次志愿放在一起填报,投档录取后会公布征集志愿。而专科志愿填报部分省市在7月末8月初开始,也有地区在7月填报,具体还应以考试院公布为准,或者参考去年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可能每年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因为最近几年全国高考改革频繁,新的政策不断推出,高考录取批次合并的省市也在不断出现,所以大家还要时刻关注最新动态。
1、自我定位:搜集大学近3年的录取情况:投档分数线、专业录取平均分、录取人数等,充分考虑学校级差与专业分数级差,看自己适合什么大学,做最全面的估计打算,实用技巧帮助自己占领先机。
2、选择学校: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步骤,搜集全国各省市大学的详细信息,包括大学的学校概况、招生简章、师资力量、学术成就、专业介绍、学校排名等。
通过了解想要报考的大学及其专业,比较各所大学的实力,从而根据本人的意向选出几所学校,才能准确的填报高考志愿。
关于选择学校,小编有一个小技巧,除了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可能会出现不实的说法之外,可以选择上过这个大学的学长或学姐,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信息。
3、选择专业:筛选出自己心仪的大学,搜集大学的专业信息:学校的专业介绍、专业排名,选出专业超分、低于或接近考生超分的几个专业,并根据专业超分高低逐一排队。
选择专业的技巧就是,结合就业前景和热门程度,外加上学长学姐的建议综合考虑就好。
小编推荐:平行志愿“冲、稳、保”并不是固定模式,不能照搬。
如果考生或家长认同某个专业的方向,非某某学校某某专业不读,那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不能冲,必须给自己留有余地,尽量让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高于这个专业的历史录取位次,表面上“浪费”了不少分数,但被录取到该校自己所填专业里面比较满意的专业的可能性越大。“一冲”、“二稳”、“三保”仅仅是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之一,也并不是固定模式不能照搬。
2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一不看分数、二不看院校、三不看专业。
哪里毕业、哪里就业,为了一生的归宿,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低分者选择省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最后才是省内其他设区市。
3: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
志愿选院校,985、211都是浮云,一本二本什么都不能代表。
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报考1-5类院校,应该“重院校、轻专业”。高分才能“重院校”,分数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重什么院校?低分者,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高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根据福建高考历年的志愿填报情况看,本科45个院校专业组、专科4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最多可填6个专业。高考填报志愿中,兴趣是很重要,但认识自我更重要。在填报志愿时要谨慎选择。具体内容大家要密切关注官方通知。
1、本科生审批:成立45个高校专业志愿
这两次志愿者征集活动建立了20个平行有序的大学专业团体。
2、高职(专科)批准:设立40个专业志愿
1.第一志愿很关键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一心想进名校。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高考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抛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高考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
2.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七七网
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3.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
要考虑两点: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