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9 07:02:35 | 七七网
2018年天津春季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公布,具体数据是4月13日至4月15日中午12时。凡春季高考总成绩(含政策加分)达到填报志愿分数范围的考生均可填报志愿。
一、填报志愿时间
4月13日至4月15日中午12时,考生登录招考咨询网填报春季高考志愿,逾期不再补报。
二、填报志愿依据及规定
(一)填报志愿依据
考生填报志愿的依据是天津市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高招办”)公布的《2018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计划(面向中职毕业生)》、《2018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计划(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各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
招生计划按照录取批次顺序编制。各录取批次计划中,院校名称前面的四位数字为学校代码。专业名称前面的两位数字为专业代码,各专业名称后面的数字为该专业的学制和招生计划数。招生计划中所列专业学费标准由各招生院校提供,仅供考生参考。收费标准以考生录取通知书随附的收费明细表为准。
点击查看:2018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二)填报志愿规定
春季高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凡春季高考总成绩(含政策加分)达到填报志愿分数范围的考生均可填报志愿。
考生在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内,登录招考资讯网,进入春季高考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按照《春季高考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使用说明》的提示进行填报。考生须输入考生号、姓名、手机号码,通过获取手机验证码的方式,登录系统及填报志愿信息。考生填报志愿后,应通过点击“保存草表”按钮保存所报志愿信息,并通过点击“导出草表”按钮来打印、查看志愿信息。如需修改志愿信息,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重新进入系统,在志愿填报页面上修改并保存。
在填报志愿截至时间前,考生须点击志愿填报页面上的“最终确认志愿”按钮,其所报志愿方能正式生效。如考生只填写了志愿草表,但未最终确认志愿,将视为自愿放弃填报志愿,其所填写信息无效。
考生须对所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考生手机号码是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接收相关信息的重要工具,考生要确保手机号码准确,并注意做好个人信息及手机接收信息的安全保管。因自身填报失误、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三、录取批次及志愿设置
(一)春季高考(面向中职毕业生)
春季高考(面向中职毕业生)各招生院校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和公布的本校招生章程,在填报志愿分数范围内,根据考生志愿,以考生的文化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批次设置。春季高考(面向中职毕业生)录取批次依次为:艺术类本科批次、普通类本科批次、艺体类高职批次、普通类高职提前批次和普通类高职批次。符合分数范围的考生如未被上一批次院校录取,可继续参加后续批次院校的录取。
2.志愿设置。艺术类本科批次实行顺序志愿,设有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志愿栏中设1个专业志愿。普通类本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共设A、B、C、D、E等5
个平行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志愿栏中设2个专业志愿。七七网
艺体类高职批次实行顺序志愿,设有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志愿栏中设2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普通类高职提前批次实行顺序志愿,设有1个院校志愿,院校志愿栏中设2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普通类高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共设A、B、C、D、E、F、G、H、I等9个平行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志愿栏中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二)春季高考(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
春季高考(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各招生院校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和公布的本校招生章程,在填报志愿分数范围内,根据考生志愿,以考生的技术、综合能力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批次设置。春季高考(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录取批次
依次为:高职提前批次、高职普通批次。符合分数范围的考生如未被高职提前批次院校录取,可以继续参加高职普通批次院校的录取。
2.志愿设置。高职提前批次实行顺序志愿,设有2个院校志愿,院校志愿栏中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高职普通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共设A、B、C、D、E、F、G、H、I等9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栏中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四、投档方式
(一)顺序志愿投档
实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的批次,按照“志愿优先、分数排序”的规则进行,即:在同一个录取批次中设置的两个院校志愿在录取时有先后顺序。第一志愿录取时,计算机系统先依次检索各个招生院校的一志愿生源,将选报同一招生院校的一志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进行投档。如果招生院校在第一志愿录取时生源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可以招收第二志愿的考生,第二志愿投档规则与第一志愿相同。
(二)平行志愿投档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规则进行,即:计算机投档系统先对符合条件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填报的A、B、C、……G、H、I院校志愿,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投档到序号在前的院校。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的投档条件,则直接投档到该院校。平行志愿均实行一次性投档,如考生因身体条件、所报专业等不符合院校录取要求而被退档时,该考生电子档案将不再投向其他平行志愿院校。
志愿填报技巧
1.初步定向
撇开分数不考虑,先按照本地、本省、外省的顺序,收集比如说经济发展条件、师资力量及教育环境、还有就业条件等情况、路程远近及交通情况等信息。然后综合考虑要在哪个地方上学。“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想在父母的监管下生活”并不能成为唯一的考虑因素。
2.认清自己
花上一到两天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梦想。因为自己的世界是自己的,所走过的路的或要走的路都是自己的必经的,别人不会代替你走。当然,在这期间不管你想没想清楚都必须要大量参考并足够尊重父母、老师、以及经历过这些的学长学姐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步,是对以后甚至后半生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步。
你也需要充分认识到,专业一旦选定了,你未来的路就已经决定了至少70%,所以确定你所选择的专业是你能够接受,最好是能够培养兴趣的。不然在自己不喜欢的行业工作一生,实在是一种折磨。
高考志愿填报时大家要注意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
一、学校概况不能略掉
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学校的性质、层次、办学类型、收费标准。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考生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
二、录取原则不能马虎
如调档比例、退档情况、加分政策、专业级差、身体受限、外语语种、专业报考等具体要求,每个学校的招生章程都会给出明确的调档比例、退档情况等录取标准。
当你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时,你就可以对比二者的齿轮是否吻合,用调档分数线和自己高考分做比较,这会大大提高你的录取率。
三、单科成绩不能忽视
有的高分考生,拿到高考成绩单的时候,看见总分500多或600多,达到了理想院校的调档线时就得意忘形,以为自己一定有希望了。哪知,最后却还是因为没注意《招生章程》里的单科成绩,填错了志愿,导致高分落了榜。
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 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