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8 12:31:47 | 七七网
不管是在综合实力、地理位置优势还是在学科优势方面,中国政法大学要强于西南政法大学,因此,中国政法大学要好于西南政法大学。
两所高校各有什么优势呢,具体分析如下:
中国政法大学被评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会”,中国政法大学为全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3年由中央政法干校和北京政法学院组建而成,目前学校拥有学生约18000人。
目前拥有本科专业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政治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世界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被评为A+,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级别一致,超过了北大、清华、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被评为B+;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评为B级;社会学被评为B-;理论经济学、哲学、外国语言文学被评为C+;新闻传播学被评为C级;应用经济学被评为C-级。
在科研平台方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证据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法律史学研究院、诉讼法学研究院)、北京市这些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法治政府研究院)。
西南政法大学创建于1950年,属于全国重点大学,地处重庆,学校拥有本科专业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法学、新闻传播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国家重点学科2个(诉讼法、经济法);学校在国家级特色专业方面拥有4个专业。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科被评为A类,与北大清华平齐。新闻传播学、政治学被评为C+级;哲学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评为C级;外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被评为C-级。在科研平台方面,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一个(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七七网
从两所高校性质上分析,不难看出中国政法大学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大学,而西南政法大学仅为全国重点大学,从国家层面看,扶植力度方面,中国政法大学要远远多于西南政法大学;
从学科优势分析,从学位方面分析,中国政法大学拥有的一级博士点、一级硕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均要多于西南政法大学,在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来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在同学科方面,大部分学科评估等级要高于西南政法大学;
从科研平台方面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在国家层面上的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数量均要超过西南政法大学。因此 总的来说,中国政法大学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均要强于西南政法大学。
专业有法学(律师方向)和法学(公安法制方向),文理兼收,不招收艺体生。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重庆市教学团队10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千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6项,以李昌麒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是重庆市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省部级项目62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横向课题353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5项。
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奖7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2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3项;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社会科学)2项,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1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项,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8年主题征文奖一等奖1项。学校教师多次应邀为中央、地方党政部门领导授课,受托参与150余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及修订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