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考研学校排名
中国哲学考研学校排名如下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中国哲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武汉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 先秦哲学02 秦汉哲学03 宋代哲学04 明清哲学05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06 儒家哲学07 道家哲学08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与现代化09 中国哲学与日本文化。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哲学专业基础,具有中国哲学方面的系统知识,具有很好的国学功底,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阅读和辨析中、西哲学史料、并能通过中西对比分析,掌握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专业特色
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学联系密切,本体论、认识论同道德论相互渗透,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七七网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哲学基础
④中国哲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西方哲学史②中国古代哲学
(注:以武汉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5、课程设置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中国哲学专业主要必修课程有:
(1)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第一外国语、计算机应用
(2)学位基础课: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哲学专题研究、中国思维形态、儒学发展史、中国宗教史 、中国美学史、专业外语、专题讲座
6、同属一级学科下的相近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等。

(综合参考教育部学科排名和武书连学科排名,仅列15名以内)
口腔医学:第1名
宗教学:第1名
法医学:第1名
皮革
化学与工程:第1名
对外
汉语:第2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2名
光学:第3名
原子与分子物理:第3名
轻化工程:第3名
专门史:第3名
博物馆学:第3名
生物医学工程:第3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第3名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第3名
生物工程:第4名
基础医学:第4名
预防医学:第4名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第4名
卫生毒理学:第4名
药剂学:第4名
考古学:第5名
历史地理学:第5名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第5名
历史文献学::第5名
中国
古典文献学:第5名
中国语言文学:第5名
应用数学:第5名
核科学与核技术:第5名
材料化学:第5名
水利水电工程:第5名
编辑出版学:第5名
诉讼
法学:第5名
病原生物学:第5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6名
基础数学:第6名
运筹学与控制论:第6名
公共事业管理:第6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第6名
材料学:第6名
化工过程机械:第6名
药学:第6名
妇产科学:第6名
传媒学:第7名
金属材料工程:第7名
广播电视
新闻学:第7名
企业管理学:第7名
免疫学:第7名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第7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第8名
护理学:第8名
制药工程:第8名
有机化学:第8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第8名
材料物理:第8名
等离子体物理:第8名
文艺学:第9名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第9名
土地资源管理:第9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9名
外科学:第9名
临床医学:第10名
生态学:第10名
微电子学:第10名
光学工程:第10名
图书馆学:第10名
英语语言文学:第10名
水排水工程:第11名
管理科学:第11名
人力资源管理:第1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第12名
生物技术: 第12名
化学: 第12名
化学工程与工艺:第12名
水生生物学:第12名
生物科学: 第13名
植物学:第13名
广告学:第13名
财务管理:第13名
档案学:第13名
服装设计与工程:第14名
绘画:第14名
纺织工程:第15名
旅游管理:第15名

介绍一下哲学类专业
北大哲学系创建于1914年,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九十多年来,已培养8000余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
历史学家,如梁漱溟、胡适、朱自清、汤用彤、冯友兰、熊十力、顾颉刚等曾在这里求学或执教。北大哲学系,因此被誉为“思想家的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哲学系1982年在国内率先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积极开拓,目前已是国内外著名的世界及中国各大宗教的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5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2人,讲师3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又获教育部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一。两系拥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四个全国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两系还有挂靠的两家研究所、九个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38人,在读双学位112人,在校硕士生173人、博士生127人。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有近一半攻读国内外研究生(本系就有8个硕士专业方向可供毕业生选择),其余或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去国家机关、新闻出版、企业公司、民主党派、宗教部门等单位从事
行政管理、党务工作、经济管理或文化产业开发,就业率连续保持100%。
哲学系、宗教学系从2003年开始实施“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新教学计划,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包括:哲学导论、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导论等;第四学期开始分专业方向学习,两系共有以下三个专业方向。
哲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较高的哲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人才以及具有广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哲学专题、西方哲学专题、形而上学、知识论、科学哲学、伦理学导论、美学原理。
哲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该方向培养兼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科学通史、科学哲学、博物学导论、科学传播导论、科学
社会学、逻辑史、逻辑哲学。
宗教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宗教学理论人才和宗教事务管理人才,主要课程: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基督教史、中国宗教史、道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中国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宗教现状与宗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