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7 04:21:37 | 七七网
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1、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2、了解平行志愿填报规则
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是依据文理、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目前全国陆续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志愿的难度降低了很多。高分低就、掉档、落榜的现象越来越少,但并不是没有,过于粗心和轻心还是会留下很多遗憾。
所以考生和家长要早做准备,学习掌握平行志愿的相关规则和技巧,从根本上确保志愿填报工作的万无一失。
3、找对工具助力
志愿填报正确的志愿选择,需要综合考生分数、兴趣以及全国各高校实力、专业信息及历年的招生录取情况等各项因素,而信息的严重缺乏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最大的痛点。
志愿填报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复杂,准备时间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长用对方法,找对工具,解决志愿填报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志愿选择。
1、线差法
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2、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
3、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高考后应该怎么填报志愿的,填报志愿需要注意什么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先拟定志愿草稿。建议考生根据自己在省内的高考排名和兴趣爱好,写到志愿草稿上,反复确认修改后,再上网填写,这样可以降低出错的可能性,也可以减少修改的次数。
第二,要看清专业所属的批次和学校的招生代码。考生要注意的是,有的学校在不同批次都有招生计划;另外,有的院校的招生代码也有几个,所以看清专业所属的批次和招生代码是你一定要注意的,避免一时的粗心为你的将来埋下苦果。
第三,要认真核对,当你输入招生代码时,网站会自动输出所属的院校和专业名称,这时一定要注意确认显示出来的院校和专业是不是你要填写的。如果填错了,就要及时更正。
要点击确认,只有你点击确认,你的信息才会被系统储存,你才算真正填好了专业志愿,不然你填写的内容不会提交到系统上,相当于没报名。
首先,要对考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家庭特征和需求来做个全面的分析。比如说,考生的兴趣在哪里,对未来职业的期望是什么,以及父母对子女未来的学历期望具体是怎样的……等等。唯有都弄明白这些信息和问题了,才好明确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大学更适合考生未来的发展。
其次,既然明白了自己的目标,就要对各大高校的情况以及专业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千万不要盲目的去信任那种所谓的大学排名榜,要尽可能的发挥你的能力进行实际调研。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直接前往高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该校的招生标准、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情况。还可以跟该校的一些毕业生或者在读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方便你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一是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管理办法、全省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二是招生政策规定。比如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办法、优录照顾政策、录取程序、投档办法、高考体检指导意见等。
三是学校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招生章程是填报志愿必读内容,主要介绍招生规则和录取要求。招生简章是高校为招生特意印制的宣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