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3 17:05:59 | 七七网
高考考生想要提高志愿的录取率,在选择院校时,就要注意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检索是按照考生报考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的,而且考生志愿填报的院校中,都是有较强意愿就读的。所以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尽量按照院校录取分数高低来排序,另外,还要重视地域的分布。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确定初选地区。
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觉得被录取有希望但希望较小)、稳(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觉得被录取希望很大).保(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基本确保会被录取),在细目表中,按照地区、院校、专业分列记录,排列初选的冲、稳、保三种类型的高校和专业。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4.终选形成志愿填报。
在综合分析院校和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志愿终选。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地区、院校、专业等,比对自己分数的排名和往年录取分数排名情况,进行志愿排序。
1.第一志愿很关键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一心想进名校。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抛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
2、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
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3、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
要考虑两点: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
高考本科和专科的志愿填报时间有所不同,本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在考后20天左右,也就是本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大约在六月底,专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在七月份左右,志愿填报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持续三四天左右。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大概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3天后开始,就是考试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具体每个省份可能相差几天。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报时间的,所以考生要时刻关注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以免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耽误志愿的报考。
高考志愿是分批次录取的,本科和专科的填报时间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进行下一个录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时刻关注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七七网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每年都会根据高考录取工作的实际情况来作出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是变化不会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报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试院,参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报时间。
一、高考之后报志愿的考生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就是完全放弃志愿、全力准备高考,等考完后再研究志愿一点不晚。
二、考前报志愿的考生也不要因为志愿问题分散太多精力,毕竟高考分数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分数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家长应该在志愿方面提前多做研究、力争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孩子做出科学的、理智的选择。为了让学生少受影响,在家长思考不成熟的阶段尽量不要与学生交流。所以我以下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家长了。
三、了解高考的各种不同类型招生的性质及录取原则。例如小语种、国防生、定向生、委培生等在高考中都有相应的降分录取的标准。
四、了解各批次录取流程,特别要慎重对待提前批次,因为一旦分数很高又报了提前批次,便很有可能被录取,也就失去了参加其它批次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