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7 04:04:23 | 七七网
征集志愿一般都是在本批次志愿录取结束之后,会有一些缺额的院校,在进行一次录取,但是只针对于那些没有被录取的考生的,在按照高分依次的录取方式进行一次规模筛选,从而找找可能被滑档的一些小高分的考生。
征集志愿录取机会不太大。征集志愿高校数量少,但是参与的考生比较多,如果不是分数很有优势的话,不太好被录取。
具体要看你的分数情况,一般情况下在填报志愿后,没有满额的院校会有征集志愿 ,录取那些滑档的考生,还没有满额的院校才会征集志愿,一般来说征集志愿录取率蛮大的,不过剩下的肯定都是些不要好的院校,专业也不会有太多热门专业。
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征集志愿是每个批次最后一次被录取的机会,因此,考生一定要规避高校招生章程中标明的“禁区”,同时尽可能填写专业服从调剂以增加录取保险系数。
1、如果本科一批征集志愿没有备录取,就只能准备本科二批的志愿了,如果是本科二批的征集志愿还是不能录取,就只能读专科了。
2、如果专科没有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那么只能选择复读了。不想复读的话可以考虑先上一所专科院校,后期可以专升本。这种情况现在比较普遍,特别是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也算一条不错的出路。在填报志愿时,建议勾选服从调剂选项,这样能够增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注意: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
平行志愿还有第一志愿。平行志愿下每个批次有多次录取机会,但真正有效的只有一次。当计算机检索到你的第一志愿的时,没达不到院校投档线,会进行第二志愿的检索,如果你的分数达到第二志愿院校投档线,则立即录取,其余的院校停止检索。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在填报平行志愿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放在第一梯队,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院校放在第二梯队,再分别安排一定数量的“保守”院校和“垫底”院校,以防万一。
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顺序。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好院校”的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
“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要有一定的把握,而不能无原则地冲高。当然,每个梯队安排几所院校则根据自身情况及意愿而定
平行志愿录取时,填报的顺序也是有影响的。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考生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依据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考生必须注意填报的梯度,合理安排学校顺序,要把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填在最前面。最不想去的学校,也不要为了凑足数量而填满,因为也有可能被选中投档,错过了自己心仪的下批次的学校。
而有些考生所有志愿只填同一所学校也不可取,如果这所学校没录取,等于放弃了其他高校的录取机会。注意梯度,是因为同一批次同一轮投档,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进档机会,因此考生选择目标院校时不要盲目冲锋,尽量规避退档风险。
七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