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08:44:49 | 七七网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当然还要根据自己的分数确定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
1、高考志愿填报要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
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院校、专业选择,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就业方向。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题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志愿填报的依据。
2、排查志愿细节“冲稳保”合理组合方案
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3、专业和学校,权衡选择好
这是当今考生选择高考志愿的时候最为头疼的问题了,网络上也是各种关于这类问题的解答。小编想说的是,不管专业还和学校,都很重要。专业决定你的未来就业方向,而学校的所处位置,资源量和学校的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就业层次和发展空间,而这却是同学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经常容易忽视的。
一、搜集院校资料
如果有想去的地区或者学校,可以了解一下学校的招生政策,是否双一流,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专业,每年在当地招生多少人,就业率如何等情况。
二、查询往年录取分数段
志愿填报确定院校后就应该查询有关院校或专业近几年在当地各批次的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等情况,确定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大致在心里有个底。
三、了解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及时了解当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也十分重要,有些地区可能会有变动,比如山东省今年就有了报志愿的新政策。运用政策合理安排自己选择的学校志愿,确保自己可以报进理想的学校而不至于脱档。
征集志愿的意思是:高考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的补录计划。征集志愿与高考志愿相同,各省考生均可填报4~6个学校志愿,每所院校均可填报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线一般比第一批次招录的分数线要高。
征集志愿不容易捡漏。如果说第一次还没有填满的话,那么在第二次降分录取的话又放进去这么多学生。这么多学生放在一起是不是原本10万的考生再加上1万的考生再加上现在降分放进来的考生,除非前面的考生都填报失误或者说复读的学生有很多不上了,那么后边的考生才有资格去填报。
这对于那些连本科线都没过得又想通过征集志愿捡漏本科的学生来讲几率几乎是零。再来看一个情况,如果学生过了本科线但是第一次志愿没有填好,想在征集志愿当中去填报一所好学校的话。按照现阶段的一个情况来讲学生只要是第一次没被好的学校录取的话,等到第二次的时候学生可能连这一次的学校都报不上。
因为第一次学生可能是凭分数进了这所学校,如果它没有招满学生的话一般在第二次都会增加10分到20分不等的来录取学生。七七网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即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能填写征集志愿,就说明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可以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
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市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体检等报考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不能再填报。
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
4、考生填志愿时要谨慎,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