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5 14:01:58 | 七七网
因为征集志愿一般都是在每批次录取结束后就会进行填报,所以填报时间较短,且为了下一批次的填报,征集志愿的录取时间也是比较短的,如果考生有填报征集志愿的打算,那就需要密切关注自己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下发的通知,不要错过填报时间和录取查询时间。七七网
征集志愿时间为每一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之后,大家要时时关注考试院最新动态,因为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一般在半天至一天左右。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最后一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征集志愿一般有3次机会,分别是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和高职征集志愿,对于在一次征集志愿后仍未达到招生计划的院校要另当别论,院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即未达到招生计划的院校进行缺额计划招生,为落选的考生提供了二次填报该批次志愿的机会,考生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此外,部分缺额计划较多的批次可能进行二次征集志愿,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具体时间大家要密切关注官方教育网站发布的消息。
小编提示:大家在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可以访问《七七高考志愿》,进入七七高考志愿网站,了解查询自己的成绩在全国能上的大学以及更多高考内容。
1.密切注意并及时填写报告。
一般来说,每一批征集志愿者的时间都比较短,都是12个小时。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一般考生所在的中学也会及时通知学生。各批次征集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请考生尽快填报,不要错过机会。
2.量力而行,服从调整。
考生也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吃香,分数不占优势很难被录取。特别是在参加本科一批志愿征集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冲刺名校而失败的高分考生。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注意冷热专业的结合。不能只盯着“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要“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目前市场上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多如牛毛,每一个都说自己最专业,效果最好,大家都看花眼了,那么怎样才能区分出这些机构的优劣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林女士的孩子去年经历了高考。去年一整年,作为家长的她都在四处了解志愿填报知识。“现在这报志愿跟孩子好像都没什么关系,全是家长在干。我们家孩子又属于没什么主见的,学啥都行,我哪个专业都得帮他留意着。”
即使听过讲座,在最终报志愿时林女士和孩子仍免不了一些遗憾,而林女士认为讲座的一些不准确信息也对她造成了误导。“之前我听的消息都是说想留京很困难,上外地好学校的机会大一些,我就主要关注了外地的学校。孩子后来考了630分,出分后,根据前一年的分数,我们把目标定在了山东大学,因为孩子的分比前一年山大的分要高50分左右,而两年的一本线差距不大,我们当时还觉得报得挺保守。”最后的结果让林女士颇为惊讶和失望,山大在去年的涨幅远比想象中的大,她的孩子最终未能录取。
最让林女士感到郁闷的是,她当时报山大还是在和山大招生办沟通过后做出的决定。“出分之后,有很多院校的招办来做咨询,我也去问了人家山大,他们说‘630肯定没问题’,我们才坚定了自己报的决心,结果最后来这么一出。”林女士又回想起自己听志愿填报讲座的经历,越想越觉得生气和无奈。“你说招生办自己都没个准信,咨询机构能靠谱吗?”
我们说,高考志愿的较量,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决策智慧的较量,其二是信息与情报的较量。决策智慧来源于知识积累和思想高度,这里一般人无法判断,但还是有一些客观指标可供参考。首先,可以考察该机构成立的时间,即从事这一行业有多久了,就知道在这方面积累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其二,看其有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比如出版的图书或者研究报告等作品。其三,考察其以往的咨询档案,即以往如果做过咨询,机构都会留下相应的客户档案以供后面的研究和借鉴。
信息与情报这一块,因为高考本身追求公开、公正、公平,因此信息都比较公开,关键是看各机构对各类公开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及运用水平。同样也可以考察其相应的数据库、信息卡等使用起来是否准确方便。
最后,你还可以问他们一个专业性的问题,比如,现在二、三本合并后,以往的分差不能参考了,现在该如何用分数定位学校?如果能够以你可以理解的语言清楚得告诉你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说明这机构专业水平还过得去。再者,可以问一下他们的开办时间有多长了,有往年的案例没有?这些都是判断一个机构专业水平的好办法。
其实,如果不相信社会上的志愿填报机构,家长也可以在学习基础的志愿填报常识后,通过第三方的志愿填报参考系统,自己决策,为孩子填报合理的志愿。
知道学生都高考成绩后,使用市面上的志愿填报网站,比如完美志愿、七七高考志愿、优志愿等,产品功能和数据都很不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询能上的大学和专业都有哪些,然后按照冲稳保的顺序依次为学生填报志愿。
另外,在选择志愿填报网站时,最好买两家之上,其实加在一起也没多少钱,然后做数据对比,一旦发现某一个大学录取数据和招生计划两款网站不一致时,请参考本省的志愿填报大本为准。这么做会避免因为一款志愿填报网站的数据出错,对孩子的志愿填报产生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