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5 06:58:36 | 七七网
征集志愿需要根据个人分数来专业来填报才是最稳妥的。征集志愿要分清楚哪些学校是退档补录的,哪些是录不满补录的。有些很好的学校,突然补录,且名额只有一两个的,八成是把人退档了空出的名额,谨慎填报。
1、密切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院信息,发布征集志愿应该立即进行。
征集志愿不像志愿填报一样,可以让你慢慢考虑,各个批次的征集志愿时间非常短,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也就是要注意时效性。
因为网上填报征集志愿的时候会提前公布,一旦时间截止或者高校录取满之后,就会关闭填报通道,不能再进行填报了。有很多时候,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滑档了,但是却没有关注征集志愿的相关信息,因此白白浪费了征集志愿的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
2、征集志愿的名额有限,应该合理填报,避免盲目冲高。
有部分考生因为追求名校,最终因微弱的分数弱势滑档了,心里很慌张,填报征集志愿的时候有一点着急,专门找名校或者热门专业填报,这也是不合理的。七七网
考生要记住,不管是平行志愿还是征集志愿,都要以自己的高考分数为准,不可以盲目冲高,要注意量力而行,冲刺名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分数不高,也很容易失败。越好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也越高,越热门的专业也同样如此,只有合理填报,才有可能被录取,盲目追高的结果一般都是非常惨烈的。
1、查询缺额院校
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哪些高校招生不足,这些高校又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有些学校会提供一些资料,上面标注着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及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填写征集志愿。如果你的学校没有提供这些,你可以找老师咨询或是去招生官网中查询。
2、确保自己能够被录取
选择缺额较多的学校、冷门专业、地理位置偏僻的院校都能帮助你提高自己的录取率,但是却让你大学生活的质量下降。为了确保你能够被录取同时还能保证自己的学校不错,你应该选择实力较强的学校中的较冷的专业,专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你的努力而改善。
所谓“征集志愿”就是在某一批次正常录取结束之后,某些大学按公布的招生计划还未录取满额,省级招生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向考生公布,并组织成绩上了该批次省控线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照缺额计划,再次填报本批院校的志愿,从而提高考生录取机会,以协助高校完成招生计划。
1.密切注意填报时间。
根据往年情况,各省分批征集志愿的时间较短,一般在24小时以内。有的省份10小时内征集志愿;
家长要密切关注当地省级招生办(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信息,按时选报。需要注意的是,各批次征集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另外,在填报征集志愿时,要明确各院校、各专业的录取要求,避免因志愿无效而落榜。
2.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
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可能会集中填报,所以风险自然会增加很多。如果征集志愿时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会浪费征集志愿的机会,冷热结合;
3.设置征集志愿梯度,提高录取率;
也可以参考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进行志愿填报,把自己可能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做好“稳保”志愿策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几率;志愿的位置是考生的投档顺序。比如考生同时符合两所学校的录取条件,档案就放入排名靠前的学校;
4.需要服从调剂吗?
服从调剂;在志愿者的招募上,各省的政策不一样。一些省份开设了志愿学院和志愿专业。填报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还须注明是否服从院校中的专业调剂。
有的省份只设志愿学院,不设志愿专业。因此,考生在填报和征集志愿时,应慎重考虑自身情况。
参加征集志愿前,考生最好查询一下自己的录取状态,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考生要注意关注省市招办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渠道公布的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省招办公布的志愿填报网站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同时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报考及体检要求。
考生参加征集志愿时要谨慎选择,考虑清楚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