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5 06:16:21 | 七七网
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在于二本、三本合并录取。这一调整,将会对考生带来哪些影响?高考志愿怎么填?下面小编为大家来详细介绍。
1、要注意目标院录取分数预测
我们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往往简单了事凭感觉,要么直接依据去年的录取分数,要么简单地取近三年的录取平均值,把这一数据作为今年的录取分数去选择目标院校,实际上差别很大,有可能造成严重失误。因为每年院校录取分数都有很大变化,要么提高,要么降低,真正稳定不变的占比不到20%。七七网
2、要注意目标院校的准确定位
高考志愿填报准确定位很重要,准确定位就是找准自己的位子,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定位错则全盘皆输。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定位适当,不是定位过高,就是定位偏低。定位过高造成滑档,定位过低,又造成高分低就,考分浪费。一般而言,超过投档线2分不会被退档,当然对于考生而言要留有尽可能多一点的余地,不可能像我这样——压投档线录取还不被专业调剂,做到考分价值最大化。如果热门专业要留有10分以上的余地,不冷不热的专业要留有5分以上的余地。
3、要注意分清目标院校的性质
三本二本合并批次的省份的考生,报志愿要特别注意查实目标院校的办学性质、隶属关系,对于个别没有明确办学性质、隶属关系的民办院校,还要通过查询收费标准来做出判断。民办院校收费较高,公办院校收费较低。因为公办院校、民办院校混合在一起,稍不注意可能会混淆,错把民办当公办或错把公办当民办。
1、在这里优志愿也交给家长一个简单的志愿填报流程:首先锁定专业,最好采用霍兰德兴趣测评等方式来确定,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网就可以免费测评,会根据性格推荐适合的专业;
2、确定批次线,也就是说孩子是哪一个批次,是一本还是二本,提前批是否考虑报考;
3、要根据分数,结合专业初步确定院校范围,逐步缩小范围;
4、第四要做好专业排序,因为专业录取有三种方式包括分数优先、专业优先、专业级差,每一种方式策略都不相同;最后要进行很好的权衡,包括是否服从调剂,考虑不考虑中外合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规避填报风险。
一般情况下,高考完是15天左右出成绩,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大概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3天后开始。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报时间的,所以考生要时刻关注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以免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耽误志愿的报考。下面整理了一些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大概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3天后开始,就是考试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具体每个省份可能相差几天。
高考志愿是分批次录取的,本科和专科的填报时间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进行下一个录取批次。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每年都会根据高考录取工作的实际情况来作出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是变化不会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报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试院,参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报时间。
考生要时刻关注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以免耽误志愿的报考。
一、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高考分数的本质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愿规则下投档的核心依据。高考分数决定考生在全省排名,决定在哪个批次填报志愿,也就是可以进入哪个层次的大学就读,同样决定考生在某个批次中挑选大学和选专业的优先权。
分数永远是志愿填报的关键因素。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过高考估分,知晓自己所处的报考批次和大体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学路径。
二、填报高考志愿要认识自己,选对专业
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