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5 00:06:51 | 七七网
高三一模考好方法:要调整好心态,科学有序地进行考前准备。临近一模,同学们学习得更加努力,对自己的预期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注意调整好考前的状态,在此阶段,尽管感到学习效果不明显,但不能放松学习的要求和对计划的执行,事实上你正在进行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1.地毯式扫荡
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这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有的同学总是自欺欺人,明明这块儿有知识点遗漏,为了赶时间能跳过就跳过,总想着以后还有时间复习查漏补缺。这样的想法很要命!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课本
俗话说,万卷不离其综。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课本熟知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
2.学会融会贯通
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尝试。
这里推荐大家用学科思维导图。很多人都听说过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有什么区别呢?
由此可见,学科思维导图更强调各个知识点的逻辑联系,更能深化理解知识点的概念。如何画科学思维导图,同学们不要过于纠结,不用非要使用网站,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准备一个大一点的本子用笔画出来就可以了,关键是要记在脑子里。
要点一:以“全”带“偏”。高考看的是总分,虽然有些学校、专业对某一科的分数有要求,但大前提是总分要达标。很多考生、特别是比较优秀的考生存在“偏科”现象,而且打算放弃弱项科目,专攻强项。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对于优秀考生来说,优势学科的分数本来就很高了,即使再努力,提分空间也有限。弱势学科则不然。
要点二:“手”、“心”结合。很多考生认为高考前一个月是集中做题、练习的时间,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刘老师强调,做题只是“治标”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巩固基础才能“治本”。不做题不行,但“跳”入题海更不可取,要“手”、“心”结合——动笔做题的同时,更要用心加固基础。
要点三:一模后同样可以创造提分奇迹。考生很清楚一模对高考的影响,所以在一模前,就下狠心给自己加课,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很明智。
高三在复习的过程中,少不了的一项工作就是查缺补漏,完善知识体系。我们复习的过程就像给房子补窟窿,房子的窟窿有很多。但有的窟窿大,有的窟窿小。大的窟窿我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看见花费时间补上就可以了。小的窟窿需要我们仔细寻找才能找见,把窟窿都补上之后,我们的知识框架就出来了,知识体系也就完善了。
1、主动参与课堂
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就是要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当旁观者。如果一堂课是一场戏,那么课堂内的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是这场戏的一个角色,并且人人都应争唱主角。这里所说的参与,主要是指参与课堂的各种思维活动;这里所说的争唱主角,主要是指大胆发言和参加课堂讨论。
2、时刻能想到问题
带着问题听课这种方法适用于新授课、综合课。上课前要认真预习、阅读教材,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上课时老师讲些什么,哪些自己已知道,哪些需要弄个明白,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听讲就有了针对性。
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就听得格外仔细、认真。如果老师对这处难点讲得不细、不透彻,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
平时的小考和练习卷,每次做完一定要整理。用红笔勾出老师强调的题目、比较典型的题目、自己做错的题目三部分。这样醒目而且印象深刻,方便记忆。经典题型和错题都是整理试卷的重要内容,可以专门做收集归纳,列出详细解答过程、写出自己错误的原因,然后回归课本寻找相关知识点。高考前发的文综、理综练习卷、例年高考卷、省市质检等大考的试卷,里面的题目要认认真真地一题一题过,经典题、错题更不可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