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4 18:57:02 | 七七网
错过了高考征集志愿的时间就只能参加下一批次投档录取了,无法补救的。不过考生要了解高考各批次征集志愿的具体次数,征集志愿可能不止一次,会有二次征集志愿甚至三次征集志愿。错过了第一次征集志愿就不要再错过二次或三次征集志愿了。
如果学生能够在控制线以上(分数比较高),那么征集志愿一般能过的机率比较大。征集志愿的分数线较之前的分数有所改动,可能会在控制线下,也可能在控制线上。主要与征求志愿时填报人数的多少有所关系,如果填报征集志愿学生数量较多,那么征集志愿的分数有所提高。
征集志愿都是按照平行志愿的填报模式进行的,因此,志愿之间同样需要保持适当的梯度,不能将院校志愿全部填为热门高校。应根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来设计,冷热搭配,增大投挡成功的几率。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征集志愿是每个批次后一次被录取的机会,因此,考生一定要规避高校招生章程中标明的禁区,同时尽可能填写专业服从调剂以增加录取保险系数。
1、把握好录取分数变化。
一般来说,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要比首轮投档分低,录取分数也会有相应的下降,尤其是征集人数名额多的院校。在进行征集志愿的时候,部分院校会降分录取,以便更好地完成招生计划。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院校都会降分录取,部分院校的征集志愿投档分数线反而会升高,录取分数也会有相应的上涨。
2、慎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需要征集志愿的专业都是相对比较冷门的专业,好专业在首轮录取中基本上已经招满人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差”专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慎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避免盲目选择。
2023年考生填报征集志愿,需要登录你所在地区的填报志愿的网站。就是你以前填志愿的地方。登进去之后你会看到一个提示框。提示内容大概是你未被录取。注意填报征集志愿等等。然后下面就会附送文件。里面就是征集志愿的名单。
1.考生在充分了解院校招生章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成绩、身体条件、本人志向等,在志愿《预填表》上先整理填好自己的志愿。《预填表》由学校发放,考生也可以自行在本省招生考试网公告栏中自行访问打印。
2.在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段内,按照事先填好的志愿预填表内容,由考生本人上网录入志愿信息,志愿录入完成核对无误后提交。志愿信息一旦提交,任何人不得修改。因考生录入错误导致的遗留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
3.考生征集志愿信息提交后,确认点管理人员通过读取考生身份证信息现场打印志愿确认表,由考生本人现场签字确认,他人不得代签。
考生未按要求按时签字确认的,或由他人代为签字造成影响录取等后果的,由考生本人负责。
参加征集志愿前,考生最好查询一下自己的录取状态,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考生要注意关注省市招办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渠道公布的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省招办公布的志愿填报网站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同时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报考及体检要求。
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有的考生认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在正常投档时没能录满,征集志愿时的录取分数一定会有所降低,其实不然。高校的录取分数是否降低,取决于缺额的高校计划的数量和报考人数。如果征集志愿时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报考比较集中,还会出现录取分数上涨的情况。
温馨提示:想要知道自己高考能上什么大学,在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里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数据来源于各省教育考试机构公布的官方数据,而非某些产品的大数据采集数据,数据来源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