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4 17:08:04 | 七七网
在一所高校中,不同的专业录取分数相差的是很大的,所以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不要以为过了这个学校的投档线,就可以报所有专业。如果你报的专业都是这个学校的热门专业或是高分专业,那么在录取时风险就会大很多。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平行志愿投档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
二是每个考生的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
三是平行志愿实行“多次模拟,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
另外平行志愿填报时建议“服从调剂”,普遍来讲,毕业后一个好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如果非某一专业不上,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建议A志愿就填自己分数够,而且专业分也足够被录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档跟上面一样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成绩优先,遵循志愿。
在某个招生批次投档前,先将全省同类考生(文、理、体、艺)按高考成绩总分由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从第一名考生开始,依次把考生向其所填的院校志愿中投放,轮到某考生投档时,平行志愿投档操作运行过程如下:七七网
先检索该生所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计划数是否招满,如没有招满则将该考生的档案投向第一志愿院校。若第一志愿院校已经招满,则检索其第二志愿院校是否已经招满,若未招满则将该考生的档案投向第二志愿院校。
若第二志愿院校已经招满,则检索其第三志愿院校是否已经招满,按照与处理第二志愿完全相同的方式处理第三志愿……当检索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志愿后,若该生的档案仍未投出,该生本批次投档结束,该生未能被本批次录取。
由此可见,平行志愿是按考生所填的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的各个学校的,填在前面的学校先检索,后面的后检索,如果被前面某个志愿学校录取了,那此次录取就结束了,后面的志愿就不起作用了。
平行志愿还有第一志愿。平行志愿下每个批次有多次录取机会,但真正有效的只有一次。当计算机检索到你的第一志愿的时,没达不到院校投档线,会进行第二志愿的检索,如果你的分数达到第二志愿院校投档线,则立即录取,其余的院校停止检索。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在填报平行志愿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放在第一梯队,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院校放在第二梯队,再分别安排一定数量的“保守”院校和“垫底”院校,以防万一。
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顺序。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好院校”的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
“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要有一定的把握,而不能无原则地冲高。当然,每个梯队安排几所院校则根据自身情况及意愿而定
平行志愿录取时,填报的顺序也是有影响的。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考生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依据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考生必须注意填报的梯度,合理安排学校顺序,要把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填在最前面。最不想去的学校,也不要为了凑足数量而填满,因为也有可能被选中投档,错过了自己心仪的下批次的学校。
而有些考生所有志愿只填同一所学校也不可取,如果这所学校没录取,等于放弃了其他高校的录取机会。注意梯度,是因为同一批次同一轮投档,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进档机会,因此考生选择目标院校时不要盲目冲锋,尽量规避退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