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应该如何填报 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3-04-04 17:02:32 | 七七网

高考志愿应该如何填报 有哪些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院校、专业、地区的选择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将来会在什么地方求学就读什么样的大学,学习什么样的专业,结识什么样的朋友等,所以大家在志愿填报时还是要重视的。

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

1、实事求是。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高考志愿填报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但也不要偏低,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愿望,偏低影响将来发展与成才。

2、拉开梯度。考生在同一批次内选报院校志愿时,相邻两个顺序志愿之间应有一定的“差异”。即第一志愿院校选定后,考生在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栏内选报的院校一般应是连续几年内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

这种差异不是指两所院校录取线的不同或两所院校知名度的差异。填报志愿拉开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考生如果按照这种差异选报志愿,排在后面的院校顺序志愿发挥作用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3、留有余地。填报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报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报第二志愿时不要集中于同一层次,应注意拉开档次。同时,做到有进有退,退是为了进,在专业上退是为了院校上的进,在院校上的退是为了专业上的进,要充分留有余地,以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

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1、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职业发展的关键起点

高考志愿填报是进入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是我们设计未来人生的起航点。从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角度填报志愿,不仅要考虑未来的职业理想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兴趣、性格以及潜能等。

2、高考志愿填报院校专业的选择事关未来升学和择业。

专业如果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状况。轻者产生厌学情绪学艺不精,重者需要调换专业(大学换专业并不容易)甚至会退学。一般来讲,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的职业。

如何填好征集志愿 需要注意什么

所谓“征集志愿”就是在某一批次正常录取结束之后,某些大学按公布的招生计划还未录取满额,省级招生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向考生公布,并组织成绩上了该批次省控线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照缺额计划,再次填报本批院校的志愿,从而提高考生录取机会,以协助高校完成招生计划。

征集志愿怎样填报

1.密切注意填报时间。

根据往年情况,各省分批征集志愿的时间较短,一般在24小时以内。有的省份10小时内征集志愿;

家长要密切关注当地省级招生办(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信息,按时选报。需要注意的是,各批次征集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另外,在填报征集志愿时,要明确各院校、各专业的录取要求,避免因志愿无效而落榜。

2.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

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可能会集中填报,所以风险自然会增加很多。如果征集志愿时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会浪费征集志愿的机会,冷热结合;

3.设置征集志愿梯度,提高录取率;

也可以参考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进行志愿填报,把自己可能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做好“稳保”志愿策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几率;志愿的位置是考生的投档顺序。比如考生同时符合两所学校的录取条件,档案就放入排名靠前的学校;

4.需要服从调剂吗?七七网

服从调剂;在志愿者的招募上,各省的政策不一样。一些省份开设了志愿学院和志愿专业。填报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还须注明是否服从院校中的专业调剂。

有的省份只设志愿学院,不设志愿专业。因此,考生在填报和征集志愿时,应慎重考虑自身情况。

填报征集志愿要注意什么

参加征集志愿前,考生最好查询一下自己的录取状态,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考生要注意关注省市招办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渠道公布的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省招办公布的志愿填报网站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同时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报考及体检要求。

考生参加征集志愿时要谨慎选择,考虑清楚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与“高考志愿应该如何填报 需要注意什么”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