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4 14:04:30 | 七七网
顺序志愿的录取规则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顺序志愿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也就是说每所院校各排各的队。
目前所有省的普通批都是平行志愿了,有的省的提前批还是用的顺序志愿,所以如果不填提前批都不用管顺序志愿什么意思。
顺序志愿的录取规则很简单,就是按你填志愿的顺序来,所以,顺序志愿填报的策略核心就是直接要求稳,第一个就要选相对有把握能读上的。
1.从志愿的顺序分析
其实志愿的录取是有规律可寻的,而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进行选择,首先按照顺序志愿的录取方式,第一志愿先录取,如果说失败了就在进行第二专业志愿,但是第一专业的名额满了的话就不再进行第二专业的录取,那么这时候我们选择同意专业调剂的话录取的概率会更大一点。
2.从分数的角度分析
我们填报顺序志愿的基础就是从高考分数出发,根据往年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参考,然后填报自己喜欢的院校,而一般院校的录取也是分数优先,这点与平行志愿相似,将所有进档的学生,按照他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专业的顺序进行录取,这个时候就取决于报考的学生和分数层次差别。
3.从专业级差分析
也许你根本就不知道,其实你的顺序志愿填报中除了院校的顺序之外,专业之间也是分先后顺序的,而这个录取方式更像是前面两种的结合,将顺序和分数综合考量,不仅仅是看你的专业兴趣还有你的分数,所以我们最好也参考下具体院校某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如果分数足够也要把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在首位。
常规志愿指的是第一次录取时需要填报的志愿,征集志愿是指高校在征集常规志愿考生名额不足时进行的第二次下发志愿,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求志愿"的方式。
常规志愿指的是第一次录取时需要填报的志愿,征集志愿是指高校在征集常规志愿考生名额不足时进行的第二次下发志愿,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求志愿"的方式。
当所报的所有常规志愿失效时(也就是第一次报的志愿录取结束,但是你报的学校没有录取你,就是未被录取),这时网上会公布出在第一次录取结束后有部分学校的部分专业的空缺,这是你可以去补报这些空缺专业,即征求志愿。
征集志愿汇总后,招生部门根据“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1:1的调档比例进行投档,供学校审录。将全部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依据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检索投档,供学校审录。也就是说,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
常规志愿大多都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所遵循的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也就是说,先按照考生投档分数来排位,这个投档分要同时考虑到同分、政策性加分等因素。常规志愿填报先根据投档分从最高分到最低分排出序列来,再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平行的几个栏目志愿。位次靠前的考生有优先权。
征求志愿,也称为征集志愿,某批次录取结束,部分院校个别专业未完成招生计划,即没有录满,把剩余计划向社会公布,给未录取考生一次补报志愿的机会。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
即考生填报征求志愿前应该先查询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求志愿的,如果考生能填写征集志愿,就说明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可以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