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录取?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七七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录取?
在没有平行志愿前,志愿的填报是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模拟考试成绩来填报。如考生A和B,A的平时成绩及模考成绩都高于B,比如总分通常高出15分。那么在填报志愿时,考生B填报的学校通常会低于考生A填报的学校。这样,即使考生B在高考中成绩高于考生A,但是,由于志愿已经填报,考生B的成绩对于考生A已经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在填报结束时,考生A的竞争对手限于填报同样学校的考生。
但有了平行志愿,考生B可以选择与考生A同样的第一平行志愿。这样,考生A和考生B的竞争就只取决于一次考试了。如果考生B在高考中发挥得好,考生B完全可以通过一次考试击败考生A。其结果是,高考的成绩就更加重要了。
第二,平行志愿可以减少高分落榜的风险,但对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来说,平行志愿不一定能帮助他们进入更好的学校。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风险,有的人放弃了。同样在考前排名900名的考生,有的会选择北大,清华,有的则不选。这个选择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生的一种选择。现在,这种选择风险小了。因此,更多的人会选择北大,清华试一试。
比如某学生所在学校每年有100多名考生上北大清华。如果他的排名稳定在90名以前,过去可以报北大清华。而且多半是可以进入的,即使最终在学校的排名在140名,问题也不大。因为只需要在所有报北大清华的考生中排在前100名就可以了。最后,考入前140中的考生很有可能有40人没有填报北大,清华。现在,有了平行志愿,所有前150名的学生可能都会报北大清华。这样,只有最后的名次保持在学校的前100名之内,才可能进入北大清华。
也就是说,对于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平行志愿不一定帮助他们进入更好的学校。
第三,今年填报志愿可能更加困难。
如果实施了平行志愿,2008年的考生在报志愿时可能会缺少依据。过去,我们填补志愿的依据为两点:1,考生自己在北京市的排名,2,考生拟填补的高校过去三年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排名。如果实施了平行志愿,没人会知道一所学校今年录取的学生会在什么层次,这可能会使考生和家长感到无所适从。
有人说,有了平行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就像中考一样简单。事实上,由于中考录取不存在的退档的问题,不存在选专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存在身体条件适合不适合的问题,还因为参与中考录取的学校比高校少,中考可填报的学校比高考志愿可填报的少,所以实际上高考志愿填报会比中考复杂得多。
以往平行志愿中常见问题
在平行志愿中,通常有三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
同一分数的考生是如何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时,所有的考生排成一个长队。那么两个高考分数相同的学生,哪个先投档呢?在平行志愿的实施中,考生如何排序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两个高考分数相同的学生,比较他们的数学,语文,外语的总分,如果这三门的总分相同,再比较比如数学成绩。总之,对考生如何排序有关部门会有明确严格的规定。
自主招生的考生是如何处理的。如果考生考取了高校的自主招生,通常意味着考生可以以比较低的成绩进入该高校。有的考生将有自主招生的高校放在最后一个志愿。比如,考生有北科大的自主招生优惠资格,考生会把北大作为第一志愿,北航最为第二志愿,北科大最为第三志愿。这样,如果考好了,可以进好的学校,不好,有自主招生的学校接着,感觉更
保险。但要注意,许多院校要求考生必须把自主招生的院校作为一志愿来填报。因此,能否把自主招生的院校作为平行志愿中的最后一个志愿,还要看招生院校的规定,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退档考生是如何处理的。平行志愿给大家的感觉是,过去只有一个选择,现在我们可以有多个了。更稳妥了。由于高校可以录取时,有许多因素要考虑,比如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是否符合,因此,考生即使成绩够了,也不一定能够被学校录取。这就存在着一个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的可能。在过去分一,二志愿时,退档考生可以进入二志愿院校学习(如果报得合理)。在平行志愿中,如果一个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这个考生填报的其他志愿很可能就作废了。比如,考生填报了北航,北师大,北科大,北航把这个考生的档案提走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北航没有录取这个考生,这时,考生的档案也不会投到北师大或北科大。考生只能参加这个批次的补录。
填报平行志愿依据什么
在平行志愿实施的第一年,志愿填报可能更加困难了,主要原因是我们失去了报考的依据。那么该如何进行填报呢?
如果考生可以像中考一样填报8个学校,而且不存在退档问题,那么就可以像中考一样把学校分成8类不同实力的学校,每个类中选一个。但是,高考每一批次可能填报的学校只有三个志愿。选好这三个学校还是不容易的。
首先,以排名为依据的方法是不变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填报。所谓自己的实力就是高考中最后的排名。无论是否是平行志愿,考生都应该清楚自己现在的排名,估算自己高考的排名,以这个排名作为志愿报考的依据。
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缺少的是高校录取的排名。在没有历史数据作为参考的情况下,只能做一个理论推算。假设北大招73人,清华招72人,如果你想报考北大、清华,你的排名应该在多少呢?如果最好的学生都报北大、清华,你的排名必须在73+72=145之内。事实上,会有部分高分的考生放弃北大、清华,去报考北航、北师大等等。其结果是,部分排名在145名以前的考生放弃了北大、清华,这就使得报考北大、清华的排名从145变成160名,如果考虑到有部分学生退档,录取排名可能是165。对于其他的学校,我们也要做这种计算。简单地说是把比这个学校好的学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加起来,把和这个学校水平相对的学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加起来,再考虑退档人数,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排名。
其次,志愿间要有梯度。在这些平行志愿中,依然要有梯度。不能几个学校的水平相同。如果所选的几个学校间没有梯度,考生依然会从该批次中出局。(来源:北京晚报 赵京)
我从网上找的,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这个学校招100人,成绩前100的,就可以进,后面的就退到B,C志愿去了,如果分数相同,那么文理分别按照一些科目的顺序来按成绩高低录取~

什么是线差法,如何用线差法选出适合的大学
本文旨在解答关于线差法的理解与应用,以及使用线差法时的注意事项。线差法是一种评估高考成绩与目标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差异的手段,其核心在于比较不同年份的录取数据。
为何使用线差法?因为每年的高考模式、试题难度以及考生群体的多样性,导致院校录取分数线波动较大。然而,线差法通过计算当年最低投档线分数与对应批次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使得各年录取数据具备了可比性,从而帮助考生及家长更好地评估与预测录取可能性。
运用线差法的步骤如下:
1、首先,考生需确定目标院校的历年录取数据,包括当年最低投档线分数与省控线。
2、计算线差:线差 = 当年最低投档线分数 - 当年相应批次省控线。
3、对于当年考生而言,通过比较其分数与省控线之差,可以推算出其在历年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对于2016年考分495分的辽宁理科考生,如果通过线差法得知2016年线差为3分,那么可以推测出2014年分数约为523分,2015年分数约为497分。
4、利用已有的录取数据,筛选出与考生分数相近的院校。以2014年为例,考生分数约523分时,可查找投档线在503分至543分的院校;同样,2015年分数约497分时,可查找投档线在487分至507分的院校。
5、综合分析,合并筛选出的院校,从而确定目标院校。
在使用线差法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排名因素,结合排名信息筛选目标院校,以适应每年招生计划的变动。
2、认识到数据本身存在波动,线差法的预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仅供参考,避免追求过分精确,选取幅度应从大到小逐渐缩小。
3、优先利用一本省控线进行评估,因为一本省控线更加稳定,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
七七网(https://www.397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怎么填报的相关内容。
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如下: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七七网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3、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4、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考生在具体操作时,宜结合使用两种以上筛选方式来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这样筛选出来的结果,相对来说更科学。
2、在进行数据对比时,考生不能仅仅盯着某一两年的数据,而是要对比分析近三四年的历史数据。
3、在寻找“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时,应留足上下浮动的空间,以便为下一步设计志愿梯度作准备。
4、由于每年考生分数分布状况不同,且少数高校在湘招生批次有调整,比如前一年是二本招生,后一年是一本招生。因此锁定的目标院校只能作为参考,最终志愿填报方案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以上就是七七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录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七七网:
www.397577.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