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3 20:10:28 | 七七网
高考志愿提档是高校招生行为,也就是调阅考生档案,对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调阅档案,特指招生工作中把考分达到一定标准的考生的档案调出来,以备查阅后决定是否录取,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内,由学校确定具体调档比例。
提档线是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线,不一定是学校的最终录取线。
在同批次录取的院校中,由于报考人数不均衡,各校的提档线会有很大差异。热门的院校,提档线很高;冷门的院校,提档线较低,甚至会低于批次线。
院校一般按120%提档,这是为了避免因各种情况而录不满的情况出现。鉴于此,过了提档线不代表就一定会被录取,仅仅是可能性很大而已。
简单地讲,考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线,电子档案就不能投放,也就不能参加该校的录取;考生高考成绩正好跟某校提档线一样,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提档线只能决定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与考生能不能被录取没有必然的联系。
高考志愿提档不等于录取,提档只是说明达到院校的提档线,但是提档的比例通常不是1:1,也就是说提档的人数会超出录取人数,这时如果分数排名靠后,就不会被这个专业录取。
此时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可能被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专业,另一种是不服从专业调剂,直接退档,按照院校志愿顺序重新投档至其他院校。
其实高考考生的档案被高校提档,又被高校退回,是很正常的事情。当高考考生的分数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分数线时,很可能会被提档。根据规定,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例是按100%。所以高考志愿提档中分数靠后的同学就很可能被退档。
考生可根据本人情况和意愿来选择填报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的个数,可以全部填写,也可部分填写,没有规定一定要全部填满。但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达自己的报考意愿,尽量填满每个批次的3~6个院校志愿以及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的3~6个专业志愿。
高考志愿表没有强制规定要填满,但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达自己的报考意愿,尽量填满每个批次的院校志愿以及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的相关专业志愿。
专业志愿不填满将会增加考生不被录取或被调剂的风险。因为目前各大院校的专业招生跟计划人数、报考人数以及招生省份息息相关,少填一门专业都会大大提升个人录取的不确定性。
因此,虽然报志愿的时候专业可以不用填满,但建议考生仍要一一报满,尽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报考风险。七七网
会被调到没填的专业,如果能填满,尽量还是填满,最起码告诉学校你的专业倾向性。让学校真的要调剂也会慎重考虑。
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就容易出现滑档或退档。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前面几个志愿上,还是要多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如果不想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择院校,也可以找类似的或者可以接受的院校找出来,填满剩下的空白。如果用不到最多就是浪费点时间写字,如果用到了也算是给自己的机会。一旦退档可能面临复读或无法读大学的结果,还是比较严重的。
高考志愿填报要认真细致对待。首先要明确专业的定位, 然后选择学校所在区域,再根据往年投档线的绝对值大致选择学校范围,分数在批次线踩线或线上 3-5 分的还要考虑是否降低批次录取, 再通过对选择范围内学校进行投档分数预测,确定哪些学校具备投档条件, 最后按一定的分数梯度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总共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对待。
高校投档线不等于高校不同专业的录取线, 常常是有些热门专业的投档线高 出学校投档线十几分、 甚至几十分。学生和家长千万不要误以为分数在学校投档 线以上就可以高枕无忧,在专业服从分配栏内一定要写上服从分配, 不然很可能 因成绩够不上学校专业投档线而面临退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