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3:39:35 | 七七网
高考志愿专业组是指想报考的专业。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
高考志愿专业组是指想报考的专业。
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成绩位次,位次是按普通类所有考生总分排定,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的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
全面梳理考生所在分段范围内的院校及专业
无论高考如何变化、录取模式如何改变,志愿的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分数的竞争,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第一条就是“分数优先”。因此,考生及家长在志愿填报之前,一定要认真梳理自己所在分数段内具体包含着哪些院校以及专业可供选择。
对照院校及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
在志愿准备过程中,不要忽视了拟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要求。排除自己检索范围内选考科目不符合的选项,避免误填报。
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进一步缩小报考范围
每名考生在其所在分数段内,都有大量的院校及专业可供选择。在这个步骤当中,可以继续使用排除法,进一步缩小目标范围。首先直接排除考生不喜欢且不愿就读的专业,其次通过院校地域,直接排除不愿就读的地区。最后不愿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或高收费专业的考生,直接排除该类招生专业等等。通过设置排除选项,就可以迅速缩小考生的报考范围,减轻报考压力。
做好“冲、稳、保”搭配,明确局部志愿功能
以首选科目为物理的570分考生为例,该名考生在“冲”志愿设计当中,可能会遇到部分“双一流建设”院校、“211工程”院校的冷门专业和省属热门院校的强势专业,此时,他所需要做出的选择是个人能否接受名校的冷门专业还是去选择省属院校的热门专业。
在“稳”志愿设计当中,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自己心仪的院校、心仪的专业数量不够充足,是否可以在能接受的院校当中扩大选择范围的问题。在“保”志愿设计当中,他一定要充分思考自己所对应保底志愿中哪些性价比更高,哪些更适合考研、升学,哪些更有利于未来就业的问题。
高考志愿提档是高校招生行为,也就是调阅考生档案,对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调阅档案,特指招生工作中把考分达到一定标准的考生的档案调出来,以备查阅后决定是否录取,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内,由学校确定具体调档比例。
提档线是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线,不一定是学校的最终录取线。
在同批次录取的院校中,由于报考人数不均衡,各校的提档线会有很大差异。热门的院校,提档线很高;冷门的院校,提档线较低,甚至会低于批次线。
院校一般按120%提档,这是为了避免因各种情况而录不满的情况出现。鉴于此,过了提档线不代表就一定会被录取,仅仅是可能性很大而已。
简单地讲,考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线,电子档案就不能投放,也就不能参加该校的录取;考生高考成绩正好跟某校提档线一样,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提档线只能决定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与考生能不能被录取没有必然的联系。
高考志愿提档不等于录取,提档只是说明达到院校的提档线,但是提档的比例通常不是1:1,也就是说提档的人数会超出录取人数,这时如果分数排名靠后,就不会被这个专业录取。
此时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可能被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专业,另一种是不服从专业调剂,直接退档,按照院校志愿顺序重新投档至其他院校。七七网
其实高考考生的档案被高校提档,又被高校退回,是很正常的事情。当高考考生的分数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分数线时,很可能会被提档。根据规定,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例是按100%。所以高考志愿提档中分数靠后的同学就很可能被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