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6 13:01:10 | 七七网
高考赋分的省份是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
赋分省份的发展:
1、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赋分制。
2、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赋分制。
3、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4、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5、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高考赋分利与弊:
一、利处:
1、极大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
2、高考改革推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们从小全面发展。
3、以兴趣为引导,利于人才的成长培养,也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促进教育公平等等。
二、弊处:
1、在于选择同一考试科目的人数多少,学生进行功利性选择,“弃物理”现在容易出现。 七七网
2、赋分制后,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低于原始分,低分段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高于原始分。
3、考生分数差可能缩减或拉大。
2024高考复读生政策如下:
特别说明:
1、根据此前教育部要求,高校统一专业(类)在所有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应当一致。所以本文分析对“3+1+2”和“3+3”所有省份均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2、本文分析主要适用于2021届新高一及以后的学生。
2024新高考科目分析
1.物理+化学yyds
2024年新高考共有20种选科组合,其中物理、化学两科的覆盖率是最高的,统计下来发现,曾经的“理科标准组合”物理+化学+生物覆盖率高达96%。这个组合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强,能选的专业多,从数据上来看,是考双一流大学的NO.1选择。
覆盖率其次的是物理+化学+历史,覆盖率也在95%以上,但是这个选择只适用于3+3新高考省份;3+1+2的考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覆盖率也在95%以上。而物化组合里最低的物理+化学+政治覆盖率大概在90%左右。
虽然2023届美术生选择复读确实有一定优势,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适应改革,不安于习惯
复读生很容易陷入经验与习惯的陷阱。因为自己经历过,有经验,往往对新的问题有先入为主的概念。积极适应改革、不要过于依赖经验习惯,这是复读生在面对改革后的艺考要跨过的必经之坎。
文化占比再提,需重视
虽然近年来美术生的文化要求一直在提升,但今年艺考改革后许多省份的综合分文化比例再度提升。对于文化较弱的复读生来说,务必要重视相关政策改动。既然决定复读,文化课也要更加重视起来。
安徽2024高考使用全国卷,不分文理,满分为750分。
根据安徽省政府发布的《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正式进入“3+1+2”的新高考模式,2024年起安徽高考使用全国卷,不分文理,满分为750分。具体内容如下:
1、 全国统一
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每门科目满分150分,共450分。外语科目包括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外语听力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2、 选择性考试
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六门科目,每门科目满分100分,共300分。
3、高校要求
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两门。选择性考试从2024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一次,考试时间紧随全国统一高考进行。
4、考试公布
考试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5、招生计划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按照物理类别和历史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安徽省高中选课走班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1、 走班制度的含义
安徽省高中选课走班制度是指在普通高中阶段,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并按照选课结果进行班级组合和教学安排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2、 走班制度的意义
安徽省高中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以上就是七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赋分制度有哪些省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