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16:00:05 | 七七网
在准备高考志愿填报时,相信有一部分考生对军校或者国防生是非常感兴趣的,那关于军校生和国防生考生们又知道多少呢?报名条件、体检要求等等都了解吗?如果到现在还是模棱两可的话,那就和七七网小编一起看看高考志愿想报军校生和国防生必须知道的六件事吧。
军校和国防生招生政策调整最新解读
军事院校和国防生招生的总体情况
拟安排军队和武警院校招生2.1万名,73所签约高校招收国防生0.6万名。的军事院校和国防生招生,进一步加大了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压减传统力量和老旧装备专业招生数量,适度扩大指挥类专业招生比例,初级指挥军官基本立足军校培养,技术类专业主要安排军队综合大学、军医大学和依托培养高校招收培养。在招生计划投放上,坚持向生源大省、教育大省重点倾斜,兼顾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升学需求。
报考军事院校和国防生的对象条件调整
根据国家兵役制度规定,报考军事院校和国防生的考生最低报考年龄均不得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至报考当年8月31日);取消普通高中往届毕业生报考限制,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
政治考核政策调整
一是调整了政治考核的组织时间。为了增强政治考核的针对性、有效性,避免人力、物力浪费,政治考核主要在高考结束后组织实施,并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在投档录取前将考生政治考核结论与军事职业适应性检测结论一并送交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二是简化政治考核组织流程。明确省军区招生办公室为政治考核的责任主体,负责确定政治考核组织程序和完成时限。
考生可从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官方网站访问或到县级人民武装部领取《政治考核表》,填报个人信息并报送县级人民武装部。县级人民武装部扎实做好政治考核工作,并按时将政治考核合格考生名单、《政治考核表》集中报送省军区招生办公室。
军检政策调整及其主要考虑
军事职业适应性检测包括体格检查、面试和心理检测,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组织,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配合,从军队院校和驻普通高校选培办抽调人员具体实施。主要有3个方面调整:一是严格控制军检数量比例。
参加面试考生数量由以前的“原则上不低于各院校招生计划的3-4倍,一本线以上考生原则上全部参加面试”,调整为“原则上按照各院校招生计划(区分性别)的3倍掌握”,并规定高考体检结论不作为考生是否参加军检条件。二是全程公开公布军检信息。
省军区招生办公室拟制军检工作手册,明确军检工作流程、标准条件、复议程序、申诉渠道、结论查询等,并通过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官方网站公布,考生可从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官方网站访问或在军检现场获取关于军检相关信息。
军检各项目结论应当场告知考生本人。三是明确军检结果查询及申诉复议渠道。考生对军检结论有异议可现场提出复议申请,对复议结果仍持异议的,可向省军区所在军区级单位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诉。
明确规定对当场不能作出结论的血常规、尿液、血清艾滋病毒抗体等体格检查项目,应于考生体格检查结束后2天内向社会公布检查结论,考生可按规定自行查询检测情况。对可通过服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不予复议,考生的初检结论为最终结论。
招生投档录取政策调整
一是明确投档方式。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依据院校招生计划,区分性别和指挥、非指挥类分别向院校投档。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招生计划数量的110% 投档(投档数量按四舍五入取整)。总分成绩相同的依次比较单科成绩,其中文科专业比较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理科专业比较顺序为数学、语文、外语。除同分考生外,不得超比例投档。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招生计划数量的100%投档。
二是减少优先录取对象。保留对“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的资格,取消“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科竞赛获奖者、有文体专长并获得省级以上相应证书者”等4类对象的优先录取资格。
三是严把退档条件及程序。投档过程中,招生院校与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对考生退档意见不一致时,由招生院校填写《退档申请单》,详细说明退档理由和政策依据,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提出复审意见。若双方意见仍然存在分歧,由全军招生办公室会同教育部有关部门作出最终裁定。
在招生信息公开及监督方面有重大改进
深入实施阳光招生工程,要求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力度,确保军队生长干部招生工作全程公开透明。主要有3个方面的改进:一是搭建信息公开平台。主要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阳光高考网、中国军网、军队人才网建立招生宣传网络平台,实现招生政策信息的及时发布及关键环节的信息查询。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在军地有关媒体上播发招生政策、院校情况、学科发展等内容。5月中旬,军区级单位指导省军区和招生院校开展“军队招生宣传月”活动,组织招生政策咨询会,依托部分重点中学建立生源基地,及时掌握优质生源情况,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信息咨询。
三是畅通信息咨询及访问渠道。省军区及招生院校开辟网络专栏、开通咨询电话,提供招生政策、计划,以及军检安排等信息咨询,政治考核表和军检工作手册等文件可通过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官方网站访问,军检结果可通过网络查询,进一步减少工作环节、增强招生工作透明度。
四是加大招生全程舆论监督。组织军队新闻媒体对省军区、院校年度招生情况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并对新生复查复试、入学军训、新生教育等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将招生工作全程纳入舆论监督之中。
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军事院校和国防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普通中学高中毕业,未婚。政治条件符合《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院校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身体条件达到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有关标准。报考机要、潜艇、飞行、刑侦、艺术类专业的,还应符合相关专业政治条件、身体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院校招生简章中会作出具体明确。
国防生与军事院校学员、军队院校预备军官学员、普通高等学校其他学生的区别
国防生与军事院校学员、军队院校预备军官学员同为军队生长干部的重要来源,三者主要区别在于:
①军事院校学员“入学即入伍”,拥有军人身份;
②军队院校预备军官学员主要由解放军第二、三、四军医大学和艺术学院招生,学员入学不办理入伍手续,享受军队提供的相关待遇,毕业考核合格者,择优选拔为军队干部分配到部队工作,未被选拔为军队干部的毕业学员,面向社会自主就业,可以优先招聘录用为军队文职人员;
③国防生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期间不办理入伍手续,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考核合格才办理入伍手续。国防生与普通高等学校其他学生接受相同的课程学习和专业教育,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国防生还要完成规定的军政训练课程,接受所在高校和军队驻校选培办双重管理。
高考志愿填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未来要走哪条路、吃哪碗饭,所以选择好专业至关重要。2018年,仍然属于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面对冷门的红牌专业和热门的绿牌专业,考生要慎重考虑,找出适合自己的绿牌专业,看“钱途”更要看前途。
1.红牌专业
本科: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上榜,其中法学、生物工程、美术学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
高职高专: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资与理财、应用日语、国际金融,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
2.绿牌专业
本科:建筑学、网站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高职高专的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石油化工等。
高考刚结束,关于上大学的“回报率”就再次引起关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游戏策划一职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平均月薪5273元。
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毕业半年后薪资相比上涨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可见,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长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1.为知识正名:大学生比居民工资涨得快
虽然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资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涨幅,但是,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毕业半年后薪资相比上涨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
2.为市场正名:市场需求决定待遇高低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让市场对互联网开发师和计算机网站应用工程师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为吸引优秀毕业生,企业多为其提供优厚的待遇。此外,从事“银行信贷员”、“信贷经纪人”、“建筑师”等职业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学等专业毕业生,“吸金能力”突出。
3.为时间正名:医药类毕业三年后经济改观
不过,毕业半年后收入最低的医药类职业,在毕业三年后将彻底摆脱排名靠后的情况。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平均为6155元,为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3773元的1.6倍。
4.为专业正名:黄牌专业也有“多金”职业
值得注意的是,从事“多金”职业的主要专业中不乏一些在就业蓝皮书中被列为“黄牌”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等。这反映出部分优势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毕业后薪资收入有优势。
5.毕业三年纯文科工资“落后”七七网
在本科薪资前十互联网开发师、网络设计师、日常主管,销售代表、信贷经纪人,无纯粹文科职业入围。工资最低初中教师、小学教师、文职人员排在了前三位。
1.看“钱途”更要看前途
麦可思研究院专家表示,高薪职业排行仅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一个参考,除了“钱途”外,社会需求、高校培养质量、个人兴趣和爱好都是选择专业的重要考虑因素。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说,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变得更高。
2.就业,创业?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除了薪水问题,《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还有很多可关注的点。创业和就业比例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持续性,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而有很多创业者在三年后选择受雇于全职工作。
3.毕业生创业比例逐年提升
解读:85%属于机会型创业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是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困难并不是创业最主要的原因。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85%。
4.本科学科管理学类就业率最高
解读:医学文学农学就业率上升
从近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医学、文学、农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而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财经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就业率持续上升。
5.毕业生的3.9%上班3年后创业
解读:上班并不会判创业“死刑”
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持续性,所以评价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不能只着眼于毕业时。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时间管理、谈判技能、学习方法、理解他人和协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