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12:35:03 | 七七网
北京市2021年高考英语听说机考问答
1.英语听说机考安排在什么时候进行?
答:普通高考英语听说实行一年两考,英语听说第一次考试于2020年12月12日举行,英语听说第二次考试于2021年3月20日,均采用计算机考试模式。
2.英语听说机考与传统的听说考试有何不同?
答:英语听说机考采用计算机考试模式,考生通过耳机听试题和计算机屏幕阅读题目,用鼠标、键盘及耳麦作答。
3.英语听说机考有哪几种题型?
答:高考英语听说机考共包括五种题型。分别是听后选择、听后记录、听后转述、短文朗读和回答问题。
4.机考的考试时长是多少?需要提前多久到达备考室?
答:考试时长约35分钟。考生须在指定场次开考前30分钟进入备考室备考,未能按时进入封闭区或备考室的考生视为缺考,不得参加当次考试。
5.机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试音阶段要佩戴好耳机、调整合适音量。
2)未经允许,考试期间不得乱动计算机电源、网线、鼠标、键盘、耳机等设备。
3)考试期间需听清系统播放的语音提示,按要求操作。
4)每道题都有作答时限,须在规定作答时间内作答。
5)考试结束前,考生不得提前离场。
6.机考是否可以带纸、笔进入考场?
答:不可以带纸、笔进入考场,草稿纸与考试用笔考场发放。
7.佩戴耳麦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答:考生要特别注意耳麦佩戴的正确方法:话筒略低于嘴巴,距离嘴巴2-3cm为宜,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录音过程中禁止用手触碰话筒,以免录入无关语音影响成绩。
8.机考考试中,试题播放几遍?
答:根据题目所规定的播放次数进行播放。
9.考生可以先浏览所有的听说机考题目吗?
答:不可以。题目根据作答进程逐题展现,每道题目都留出了阅读时间。
10.考生可以自己控制机考考试进度吗?
答:不可以,系统自动按设定的时间运行。最后一道题作答时间到了之后系统自动提交考生作答信息,考试结束。
11.机考过程中如果漏答了某道题目考试系统会不会有警告提示?能否补充作答?
答: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的题目视为未作答,系统不会有警告提示,且不可以返回补充作答。
12.考生在哪里可以获得英语听说机考练习程序?
答:可通过网站elst.bjeea.cn访问安装英语听说机考在线体验考试系统。
13.两次听说考试如何确定最终成绩?
答:取两次听说考试的最高成绩与其他部分试题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14.第一次考试取得满分的考生是否还能参加第二次考试?
答:第一次考试取得满分成绩的考生将不再安排参加第二次考试;第一次没有取得满分的通过向报名单位申请也可以不再参加第二次考试。
15.何时可以查询听说机考成绩?
答:考生可于2021年1月7日在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查询2021年高考首次英语听说机考成绩,2021年4月15日查询第二次英语听说机考成绩。
16.其他外语语种科目(小语种)听力考试时间什么时候进行?
答:其他外语语种科目(小语种)听力考试时间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十年寒窗苦,只为一刻甜。”每一次坚持,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就会成功。加油,孩子!为了美好的明天,拼搏吧!成功在向你招手,理想的大门在为你敞开。让爸妈和你一起,共同期待那美好的明天!
1、坚持不懈,方显真我风采。宠辱不惊,才是英雄本色。自信是船,勤奋是帆。毅力是风,语文是舵手。勤奋帮你浇开成功之花,自信助你登上理想之巅
2、“山登绝顶我为峰”应是我儿宋放的终生追求。相信自己,成功与好运相伴,祝高考大捷,胜利一定属于你,属于衡水二中!
3、“十年寒窗苦,只为一刻甜。”每一次坚持,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就会成功。加油,孩子!为了美好的明天,拼搏吧!成功在向你招手,理想的大门在为你敞开。让爸妈和你一起,共同期待那美好的明天!
4、18岁如同春天般充满阳光与朝气,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8岁如同刚刚会飞的雄鹰,翅膀正逐渐变得苍劲有力;18岁的你挥别了少年的稚嫩,开始走向成熟;18岁的你将要告别亲人,远走异国他乡。要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没有人能真正帮助你,除了你自己!做好自己的人生导演!沉着高考,一切顺利!
1、再搏百天,成功在望!相信自己,百炼成钢!
2、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3、惜光阴百日犹短,细安排一刻也长。
4、争分夺秒,攻坚克难,夺取麻昭高速“百日会战”全面胜利
5、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6、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7、高考励志标语口号
8、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
9、十年寒窗百日苦练何人健步登金榜,一腔热血万丈豪情我辈英才夺桂冠。
10、三年磨剑为一得,六月试锋现真我,曾经沧海难为水,还看今朝终须搏。
提示: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是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来具体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数据,结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录取概率,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