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跪求所有开设德语研究生的大学
全国共23所院校有德语专业硕士点,如下:
北京市 (10001)
北京大学
北京市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市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市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市 (1003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市 (10068)天津外国语学院
辽宁省 (10172)大连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省 (10212)
黑龙江大学
上海市 (10246)
复旦大学
上海市 (10247)
同济大学
上海市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江苏省 (10284)
南京大学
浙江省 (10335)
浙江大学
山东省 (11065)
青岛大学
湖北省 (10486)
武汉大学
广东省 (10558)
中山大学
广东省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重庆市 (10650)四川外语学院
陕西省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 (10724)
西安外国语大学

德语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德语考研学校难度排名如下:
难度一: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
难度二:同济大学、四川外语学院、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难度三:青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等。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
在国际交流、对外合作、外经外贸、旅游商务、新闻出版、文化宣传、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公关、编辑、教学等工作。
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趋提高,我国与国外的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小语种人才需求量剧增。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就业状况报告中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就业率排名前10位。
德语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全国现有相关从业人员50万,其中职业翻译4万多人,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则更少,我国目前对于语言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国内市场紧缺五类翻译人才,分别为科技口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和文书翻译。
七七网

浙江大学德语专业全国排名
2007年,根据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统计共有55所高校有德语专业。
其中获得 A++ 的只有四所:北外、北大、广外、上外。顺序为
1.北京外国语大学
2.北京大学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上海外国语大学
由于没有见到完整的排名表,根据各个学校公开的网上资料,5-8名的排名大致是:
5.南京大学
6.同济大学
7. 复旦大学
8. 中山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异军突起实在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广外传统强项是法语,德语专业目前只有两名教授,学术上未见突出成就,四级考试排名、文学翻译比赛中也几乎没有见到过广外学生。
在另一网上排名中,南京大学取代广外,排在北外、北大、上外之后位居第四,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南大1947就有德语系,在全国是第二家,近年发展迅猛,(04年第7,07年第5)老有张威廉屹立不倒,中年一代孔德明、印芝宏都是正当盛年的海归,尽管陈良梅今年去了南师大,但南大年轻人不少,发展潜力极大。顺便说一句,现任驻德大使马灿荣就是南大毕业后去外交部当翻译的。
同时,从德语专业博士授予权分布来看,能堪称一流的只有北外、北大、上外、南大、同济。
就教学质量来看,在四级统测中拿过全国平均分前几名、个人分数第一的还有武大、复旦、青岛大学。但基本上是皇帝轮流做,不进则退,就实力而言与中山大学、广外在同一水平上。《中国大学评价》中复旦第7,中山大学第8。基本上反映了它们的真实水平。
对这个排名比较郁闷的大概是遍布天下的同济大学学生了。许多人印象当中,同济德语培训才是天下驰名的品牌。那么同济德语到底能不能排名第一?笔者和德语打了多年交道,相信还有一定发言权。大家谈排名往往忽视的一点是:德语只是一个笼统概念,仔细划分还有 DaF(包括德语培训)、
语言学、德语文学、翻译、文化研究等多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前提下,排名也有细微差别。综合来看:
第一:同济的德语品牌并不光是靠一个德语系,光是德语教学一块就还拥有留德预备部、德国研究所、中德学院等部门。从一线教师的数量、留德学习经历、外籍教师质量来看,全国的确没有第二家可以抗衡。
第二:但是在教师质量方面,八九十年代一线教学的“名师”几乎都和北外有些关系。大家只要去翻翻《新汉德词典》编委名单就知道北外实力强大到何等程度,那里面不少教授当年是给周恩来、陈毅做翻译的!同济是90年代出国热之后才空前繁荣,但是忙于办班的一代人要超越北外一代寒窗高手几乎是不可能。同济去年才刚刚拿到德语专业博士授予权,而北外连博士后都培养出来了!
浙大在10名以后 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