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0 03:49:50 | 七七网
同济大学是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拥有众多优秀的专业,其中最好的专业也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专业适合不同的人群,以下是我对同济大学几个比较受欢迎的专业的介绍。
1.建筑学
同济大学建筑学是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践水平。其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好的建筑实验室和建筑数字化实验室,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建筑项目中实践操作,接触最新的建筑技术和理念,培养扎实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2.软件工程
同济大学软件工程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业之一,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该专业在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发展水平,学生可以学习到全面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以及开发和实现软件系统所需的技能和方法。
3.环境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国内环境领域的知名专业,教学和研究方向涵盖了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和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到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环境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环保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经济学
同济大学经济学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科,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该专业涵盖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贸易和金融等多个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国内外经济状况和政策,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
以上是同济大学几个比较受欢迎的专业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选择专业有所帮助。
同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排名为全国第1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打算考研的话可以在数学科研方面继续发展和深造,还可以考教育方向的研究生。不打算考研也可以从事其他与数学相关的行业,比如教育培训、金融保险、软件开发等行业。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很好,如果能考上教师编制的话就更香了。
再说一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考研的话,最基础和重要的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这两门课,考研就考这两门数学专业课。但是这两门课也是比较难学的,而且这两门课很多的公式定理都需要靠自己理解,但理解之后还要会运用,不然很多题都是无从下手的,纯计算的题很少,大部分都是证明题。
最后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建议。如果你是对数学非常感兴趣,而且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话,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的话,建议可以往教育方向那边发展(我也是教育方向的)。但不管是往哪个方向发展,大家都要努力学习呀,提早做好规划。
在最新的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8,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位列全国第5,软件工程位列全国第8。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78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学科建设已具规模。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两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整体水平居全国计算机学科的前列。在2012年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中进入第一梯队,位列120所参评高校的前10%。
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具有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设有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中心同济分中心、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教学实验室。同济大学计算机系还是教育部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单位,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科之一。
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承接了国家、上海市科研重点项目和自然基金研究项目及其他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达7千万元左右。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及多项省部级科研、教学奖项。 七七网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78年,并于1987年9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993年获得“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5年后陆续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
从1996年开始先后合并了包括原上海铁道大学等多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及计算中心,成立了新的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00年到2003年期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获准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入选“国家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008年获“教育部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单位”。
2009年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0年该学科进入同济大学首批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2年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中进入第一梯队,位列120所参评高校的前10%。
国家级科技奖励
1 基于虚拟超市技术的大规模网络资源管理及其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蒋昌俊 2010
2 城市交通智能路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蒋昌俊 2013
3 网络交易支付系统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蒋昌俊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