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7 21:16:03 | 七七网
高考报志愿查大学位次可登录系统,志愿模拟填报,选择院校后,选择专业页面,可查看历年专业录取分数及位次。
以河南为例,如果想报考郑州大学,可以登录郑州大学官网。然后点开分数线,就可以看到近三年的录取平均分。
查出院校的录取最低分以后,查出河南一分一段表,看看最低分对应的位次是多少。然后根据所在省份高考一分一段表,找出自己成绩所在的位次,根据位次,再对应去年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兴趣等效分数。(大概分值,不可能那么准确)
然后再进入所报院校官网,看自己的等效成绩与院校的录取最低分差别大小,决定是否填报高考志愿。当然高考考生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所能填报的院校。点击按分选大学,输入账号、验证码,输入分数,就可以看到能够填报的院校了。
1.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部分省份会直接显示位次。如果没有直接显示位次,则需要对照2021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位次。
2.根据2022年的高考位次,对照2020-2022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这个位次对应近3年的高考分数和位次区间。
3.将高考分数分别上浮5分,下调15分,得到成绩的区间,并以此来筛选出对应的学校。参考院校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初步选出自己的目标大学。
4.结合专业的热度,就业情况以及兴趣爱好,逐个在目标大学中查询专业近3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同样结合一分一段表来查询这些专业近3年的录取位次的区间。
5.以2021年自己的高考位次为准,如果位次处于目标大学和专业近3年位次区间靠前的位置,就代表这些专业和大学是相对比较稳妥的选择。如果是靠后,那么录取的把握一般不会很大。
6.最后筛选剩下的大学以及专业,就可以用来填报高考志愿了。
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有这么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选项——服从调剂。喜欢者称其为考生被录取增加了一次机会,讨厌者则总感觉其会让考生与心仪的专业擦身而过。七七网小编为大家支招,教大家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在平行志愿下,考生最担心的问题恐怕是退档了。如何防止退档?第一高考网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填报志愿时最好服从调剂。因为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不少院校都明确表示,已出档考生填报志愿服从调剂的,将不退档。
考生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的,会尽量录取,如果觉得十分优秀的考生,也会增加计划尽量保证提档后不退档或少退档。
而从考生志愿看,考生专业志愿过偏,以及填报“专业不服从”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部分高校在考生专业安排上存在一定难度。个别考生则会出现由于专业志愿不合理被高校退档,需参加第二志愿组投档或者参加征集志愿。
专家和媒体一再提醒考生慎重对待志愿表中的“服从专业调剂”,但仍然有很多考生对此置若罔闻,以为自己对某些专业的“情有独钟”殊不知自己的固执很可能成为被顺利录取的绊脚石。
每年高考录取过程中,笔者在搜集退档案例时,发现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而在正常录取中被退档的案例十分普遍,其中不乏很多高分考生。虽然志愿填报期间,很多专家和媒体一再提醒考生慎重对待志愿表中的“服从专业调剂”,但仍然有很多考生对此置若罔闻,以为自己对某些专业的“情有独钟”一定能感动招生录取老师,殊不知自己的“固执”很可能成为被顺利录取的绊脚石。七七网
按理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只要对院校合理定位并按梯度原则排序,被投进志愿高校不是难事。但平行志愿在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难度的同时,也有潜在的风险。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一轮投档”模式,即同一批次内,一旦考生的档案被投进某所院校,无论因何种原因被退档,都不能再检索他的后续志愿了。因此,一旦被调档高校退档,其落榜的风险就增大,尤其是未填报后续批次志愿的考生。
在这里想提醒考生的是,面对“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一定要慎重。如果自己的确对学校非常满意,服从调剂也无妨,进校后还有转专业的机会。而且,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的专业不一定都了解,即使被调剂的专业,说不定进校学习一段时间,了解了专业之后,也不愿意再换专业了。但若考生确实对某些专业比较心仪,有“非读不可”的想法,则可适当降低院校的层次,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