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7 20:08:28 | 七七网
高考100天最多能提高150分。高考倒计时100天的这段时间里,高三学生要多做一些题,但并不是一味的做简单题型或者过难的题型,应该学会精练题型,多挑一些精选的题型来做,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只要孩子学习的策略得当,那么在最后100天里,高考提高超过20分是完全有可能的。经验丰富的高三带班老师往往会强调,只要将最后100天的目标、方法都细化,每4、5天作为一个小周期,在每个小周期内,针对性提高1-2分,就能最快提分。
但在实际冲刺过程中,考生面对具体学科时,往往难以得到具体的提分建议和训练指导。这对时间紧迫、一心备考的高三考生和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如果孩子想要在这最后100天里,去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成绩的话,那么就一定要去克服这个困难。
1、高考还剩100天要有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了自信心便有了为了目标持之以恒的勇气。所以要相信自己一定行,高考一定成功!切不可妄自菲薄,怀疑自己的能力。
2、高考还剩100天要正确定位自己的基础。良好的基础对于成绩迅速提高非常重要,基础好成绩提升也很快。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刷题,找专题卷、模拟卷或往年高考卷等习题卷练习,同时要整理消化错题,做好错题本,方便考前的针对性复习。
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还是要立足于课本,立足于基础题,多做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高考题毕竟基础题占主体,拿下基础题,高考一样能取得成功!
注:更多内容,我们只需要在本文上方或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成绩、省市、选考科目,即可一键进入七七高考志愿,为大家科学评估出的分数对应的所有可以就读的大学,查看更多关于高考的数据和资讯。七七网
我不太认为赞成学习方法适合自己或者不适合自己这一说,当然学习方法肯定还是有效率高低一分。但首先问题应该是,是你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某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这个动作。
根据我现在的理解,高中学习应该是属于复制型学习。那么什么叫做复制型学习呢?即是复制你所学的内容,以追求和所学内容的高度重合为优。也就是你能够将你所学的内容的知识高度重现,那么你的考试成绩绝对很好。
那么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在实际的时间过程中,不同的人学习的结果不同呢?我觉得这个最少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投入了多少。你可能说,你投入了很多时间啊,每天从起床到睡觉除了吃饭都在学习,为什么成绩不如人意呢?
其实我觉得这个首先你要搞明白什么是投入。投入并不是你投入的时间的绝对值。投入=时间×效率。也就是说,即便你投入的时间很多,但是你的效率很低的话,实际的投入还是很少。
第二个问题是,是否有效地使用学习方法完成了学习这个动作。现仅就高中而言,即是能够确保知识能够在你的脑海里面进行实实在在地重复的。
为什么有很多人推荐错题本的方法,但是有跟多的人用了之后使用错题本都没有任何效果?是因为错题本这个方法不适合自己吗?不是,而是他们没有明白错题本的过程 是在干嘛。
他们大都只是简单地订正了一下错题,然后就置之不理了。而订正的时候很可能仅仅是机械地将正确答案抄一遍,根本没有过脑子,只是过了眼睛。所以知识并没有在你的脑海中进行有效重复和记忆。
这种情况就类似于,做一道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题,一旦点明则有顿悟之感,最不熟悉的反而变成了最熟悉的,一知半解的稍加变化反倒不知了。这便是因为你的思考让知识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知道了答案也就能够整体记忆下来。相反如果只是让你浏览一遍明天考试的卷子,我相信你考试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的不会。
所以,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使用它对于知识在脑海里进行真正地重复,以便最后能够形成条件反射而让你能够在考试的时候高度重现。学习文科的时候我们不断地把书本段落看了又看,读了又读,最后背下诸如年代,意义,作用等知识点。学理科我们也会把关于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做了又做,将同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重复而又重复,最后为的就是能够脱离提示的情况下“背诵”出知识点或解题方法来。
最后在考前冲刺时,要有选择性的做题,题海战术不适合所有考生,考生要理性做题,谨慎选题,一套好的试卷不仅仅可以提分,还可以查缺补漏,押中高考题。没错,就是王后雄的《高考终极押题卷》去年共押中378分,这意味着什么,在短时间内实现提高分数。
以上《高三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七七网收编整理,学理科也是要“背”的。而使这种重复能够少量而高效的进行,需要我们学习时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