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7 09:20:32 | 七七网
新高考志愿填报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 两类。新高考志愿中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新高考志愿填报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 两类。
新高考志愿中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新高考志愿中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选考要求必须相同。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不能。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后,不能再进入填报志愿系统修改和确定志愿,也不接受补报志愿。如果你错过了一段志愿填报,可以参加第二段线上志愿填报和录取。
每轮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该轮填报不能补填,如后续有征集志愿,考考生可参加在对应批次安排的征集志愿。
各批次征集志愿情况将根据录取进程,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征集志愿。在填报志愿时间内,且未对志愿进行锁定的,还可以对本轮志愿进行更改;但已过填报志愿的截止时间,或已锁定志愿的,不能再修改志愿。
一旦错过填报志愿时间,那么只能是等待征集志愿。而且征集志愿的填报非常麻烦,这也需要学生和家长时刻关注有关自己省份的任何补录信息,如果连补录的机会都没有把握住,那么只能选择去复读一年了。
小编提示:大家在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可以访问《七七高考志愿》,进入七七高考志愿网站,了解查询自己的成绩在全国能上的大学以及更多高考内容。
从高考成绩出来,到高考志愿的填写,中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给我们选择志愿,所以,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就可以先一边了解各大专业了。
虽然很多专业看了不一定会填报,但是我们在高考的时候一心只追成绩,很多人毕业之后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对于自己想填报的专业也毫无头绪。
在填报志愿之前就需要大量的查阅资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等到高考成绩一公布,就可以目标明确的寻找自己专业对应的学校了。
填报志愿的顺序是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批,要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是属于哪个批次,填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不要错过了填报时间哦。
提示: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是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来具体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数据,结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录取概率,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