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4 20:47:53 | 七七网
很多同学在第一轮复习时感觉,反正高考还有一年,就浑水摸鱼地混着,把高三复习完全没当回事;而且因为第一轮复习时老师讲的知识很基础,反正都能听懂,因此心里也不着急,结果呢,等到听不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1、能背诵的知识一定要背,背是最简单的。没有知识储备就没有答题基础。且基础又是最重要的。
2、要有错题本。做题不在做多在做精。
(1)把错题本身修正后总结题目背后所考的知识点。
(2)并且反复做题练习该知识点(可以上网搜集类似题目)。
(3)随后发散思维,把该知识点有关的其他知识点进行复习。
3、研究出题答题的逻辑思维。这个方法是我在高三提高英语时总结出的。如果基础较好,但是反复做题,反复总结,反复背诵后英语依然没有多大进步时可以考虑。
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需要搞懂灵活题目是如何得出答案的。(不是指知识点错误而是思维方式不正确)使自己的思维尽可能考近考试出题人的思维。并且需要把思维路径做好笔记并且复习背诵。
进入最后的高三复习阶段,很多同学会依然按照之前的复习模式进行复习,效率低、进度慢,高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在平时的计划里,可能随时会产生变量,所以要懂得变通,事有轻重缓急,不要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左右自己的情绪。
同时,不要死磕一道自己解决不了的题,这样不仅会浪费时间,更容易影响情绪,实在不会,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尽早地解决问题。
高三熬夜是经常的事情,但是高三不仅仅拼毅力,拼恒心,更加拼体力,想想要是自己倒在考试桌上,那么之前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迎接高考。多运动、多锻炼。
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紧接着就要进入第二轮复习了。在第二轮复习中主要内容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更侧重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重点内容,供大家参考!
专题一:函数与不等式,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
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x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x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二:数列。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理是很好的工具。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动点轨迹的探讨,求定值,定点,最值这些为近年来考的热点问题。解析几何是考生所公认的难点,它的难点不是对题目无思路,不是不知道如何化解所给已知条件,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地破解已知条件,如何巧妙地将复杂的运算量进行化简。当然这里边包含了一些常用方法,常用技巧,需要学生去记忆,体会。
专题六:概率统计,算法,复数。算发与复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难度较小,概率与统计问题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学生需学会能有效得提取信息,翻译信息。做到这一点时,题目也就不攻自破了。七七网
专题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几何证明。这部分所考察的题目比较简单,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学生需要熟记公式。
一、抓《考试说明》与信息研究
第二轮复习中,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吃透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同时还应关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以及对试题的评价报告,捕捉高考信息,吸收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突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挖掘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回归课本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抓纲悟本,引导学生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对典型问题进行引申,推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小编推荐: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三、抓好专题复习,领会数学思想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在知识专题复习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尤其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
1.函数与导数。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
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
3.数列。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
4.立体几何。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5.解析几何。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突出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
6.概率与统计、算法初步、复数。此专题中概率统计是重点,以摸球、射击问题为背景理解概率问题。
7.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此专题中不等式是重点,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整合。
专题复习对备课的要求很高,通过对例习题的精选、精讲、精练,力求归纳出知识模块形成体系,同时也要能提炼出数学思想层次的东西。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七七网:www.39757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