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9 23:27:35 | 七七网
高三理综第二轮复习主要是做题,不过大家在复习和做题过程中也要突出重点,不然盲目的刷题效率不高还会浪费时间。以下是谋考网小编整理的高三理综第二轮复习方法及学习计划。
一、物理重思路
在理综考试中,一般来说物理占的分值最多,压轴大题也多是所谓的物理学科内综合题。因此有人说“得物理者得理综”。曹彬说:“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如果方法得当,同学们完全可以在物理部分取得令自己满意的分数。”相信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是进入冲刺阶段后,做题的数量就不是很重要了,关键是要把握住解题思路。拿到一个新的题目,可以先有意识地放慢速度,把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在自己脑中完整地呈现出来,把每一个步骤都考虑清楚:题目最终要求的是什么?中间需要用哪些物理量进行过渡?涉及到哪些概念?有没有平衡过程?用哪个公式?等等。这样,一套完整的解题思路就形成了。曹彬提醒同学们,在解题之后还应该进行回顾,反思自己之前的解题思路中,有没有不必要的步骤,或者是否有该进行分情况讨论的地方被自己遗漏了?这样,虽然做的题目少了,却有助于自己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做题比较多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其实物理题目的套路性是比较强的,掌握了一些经典的思路,就能够举一反三,再遇到新的题目就比较容易上手了。
二、化学重细节
针对化学学科的复习,曹彬指出,在高中化学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一条主线,一些常用元素及其形成物质的性质,一定要牢固掌握。而一些违背同族或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特例”,往往成为考点,需要引起注意。因此他建议同学们,要经常对同族元素及其形成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辨析,对于常用化学反应或一些特色化学反应的现象,也应该有意识地记忆,这些对同学解答实验题和推断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生物重积累
曹彬表示,相对于物理和化学来讲,高中阶段对生物学习的时间比较短,内容也不是太多。生物的题目十分依赖于实验背景,很多题目都是由一段对实验的描述引出的。由于当前生物技术发展很快,因此很有可能以最新的生物研究成果为叙述背景来出题。也许同学对于此项成果并不熟悉,但万变不离其宗,题目的考查点一定是大家学过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训练自己抓准“题眼”是很必要的。对于基因题,提醒大家注意概率的计算,要把所求概率与其事件确实对应起来,注意概率值是否受一些先决条件的影响。另外,考虑到题目中可能涉及到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把初中的生物课本找到,有时间就翻看一下,有益无害。
四.深入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双基”仍为根本,主干还是核心。应依据《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引导学生检查每一考点知识的学习是否达到《考试大纲》要求的学习层次;检查各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建立,知识网络是否形成;检查化学用语书写、实验与计算等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娴熟。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重点知识,即化学的主干知识,通过变换情境,实施有效训练,使学生学会化学、学活化学。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教材和大纲,以使自己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复习。
谋考网小编推荐:高三理综满分答题技巧
五.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怎么研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做,新上高三的教师主要做03-08年各地高考卷,上过高三的教师重点做06-08年各地高考卷,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二轮复习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六.精心研究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化学学科的三种考试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要充分利用近几年高考题,对以上三种能力在高考题中的体现方式和考查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要将三种能力的提高贯穿于二轮复习教学的始终。同时我们也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和能力要求以复习材料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也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
平时考试试题的命题角度与高考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命题的形式、题型、知识点有相似,但是从题型的新颖程度、立意角度等来看,平时考试与高考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有两种说法在高中生群体中广为流传:
1.一模成绩(排名)等于高考成绩(排名)
2.现在的成绩已经定型了,上升空间不大了
其实,高三一模考试的分数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一次模拟考试。这次考得好,不一定代表高考考得好;这次考得糟糕,也不一定代表高考会败走麦城。
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分数层面,我们就会因分数迷失双眼。
分数,已经成为过去;成绩,也已成为历史。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分数背后的东西,这或许才是我们现在的重点。
因为,“方向比努力重要”。
每次考试必定有人欢喜有人忧,即使考得不好,也要乐观对待。一模成绩和试卷情况对二三轮复习有着指导性作用,针对不足找出问题根源、强化基础、查漏补缺、深化疑难点,找出学生潜在优点,发掘兴趣点,对症下药,层层突破;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避免错误重现!
一模中,对于超常发挥的考生,切忌因欣喜若狂而放松学习强度和韧度。因为,高三是一年循循渐进的复习过程,一时的成绩高峰,并不代表将获得很棒的高考成绩。年年都有不少考生,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不错,而放松对学习的紧张度和熟练度,最终导致高考中粗心大意或者直呼“我明明记得呀,可——!”,高考成绩可想而知。
一模不仅是成绩的检验,更是能力的提升!学生面对大型考试势必会手忙脚乱,无论是时间把握上、做题速度上、考试心态上都是需要经验积累。其次,掌握考试做题技巧,找到做题节奏,有了题感才能才能解决真题的“困难户”。
所以,通过一模,考生在知道成绩和排名,应该做的是根据成绩来确定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根据试卷题目的对错来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优势学科。整理错题集,把题目进行分类与总结,理清思路,对整体有个知识网,以方便融合贯通,让成绩更上一层楼!
1.出题人不一样
平时考试时各校老师出题,而高考试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2.考试目的不一样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3.评分规则不一样七七网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4.考试性质不一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真实能力。而平时的考试一般是考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