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9 18:58:49 | 七七网
议论文中你一定要用到一些人物事例来佐证你的论点,小编今天整理了高三议论文素材摘抄人物事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
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圣洪的最后一批黄桃,销售一空。靠着400多棵黄桃,他家连续4年收入10万元,顺利脱贫。
2011年,在炎陵县这片红色热土上,朱圣洪这样的贫困人口占全县农民的19.5%。担任县委书记8年多,黄诗燕带领县委一班人,以燕子衔泥的韧劲儿,在革命老区炎陵谱写了一曲全面脱贫的壮丽诗篇。截至目前,5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炎陵县建档立卡户全部清零。
脱贫攻坚后的庆功会,黄诗燕却永远也看不到了。
2019年11月29日,开完扶贫调度会,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生命定格在56岁。
对人宽,对己严。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至今谈起黄诗燕书记,还有些哽咽: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宿舍里的东西,连热水器、床、暖壶等,都是之前留下来的。
如今,炎陵县贫困户已全部脱贫。2020年10月,黄诗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
二、瞄准强敌练兵备战的时代标杆——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
“硬骨头六连”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洗礼,参加战役战斗161次,被授予“战斗模范连”、“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8次,3次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硬骨头六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建连育人,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发扬光大“硬骨头精神”,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被陆军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表彰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硬骨头六连”在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展现新面貌、焕发新光彩,激励和鼓舞广大官兵牢记使命重托、苦练打赢本领,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努力奋斗。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彰显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生动诠释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和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应对强敌锻造尖刀铁拳的胜战追求和使命担当。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三、李夏:“敬业奉献好人”
李夏同志生前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主动到皖南山区偏远乡镇工作,十余年来,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正风肃纪第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群众口头禅。
他坚持原则、一身正气,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敢于较真碰硬,铁面执纪执法,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这个重点,主办参办问题线索77件,立案审查32件,给予党纪处分31人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他不惧艰险、不畏牺牲,遇到困难危险总是冲在前面,2019年8月10日,在抗击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时,临危受命、一线救援,在转移群众过程中突遇山体塌方,以身殉职,年仅33岁。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关心,高三理科一年能提高200分吗,有可能吗,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复读生的情况来看(复读生毕竟高考过,有参考分数):复读生平均能提高50分左右,复读效果极好的同学能提高80-100分左右,如果想提高200分左右,不能说达不到,只要能较少见,可以说是创造奇迹了,非常罕见。
如果想高三一年提高200分,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1、改变学习方法,多学习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分效果更快。
成绩差的同学,多数都是不会学,学习方法效率太低导致的,如果能改变学习方法,多使用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你高三一年创造奇迹还是有可能的。
比如课前要预习,课堂好好听讲,课后一定要复习,多做题,多总结,重视错题,不一错再错。
你学习方法正确了,学习效率也就能越来越高,成绩进步会更大。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七七高考》
2、千万要跟上老师,课堂一定要好好去听。
高三这一年,千万要跟上老师的进步,课必须认真听,听不明白也要听,该动笔记录下来的,必须要记。这样即便不是很理解,以后复习这里的内容的时候还是有印象的,更容易利用记忆获取复习的信息和信心。时间不够怎么办?挤!把早起晚睡、课间饭空的时间都用到复习上,效果自然有。倘若和别的同学一样,是永远追不上那些在你前面的同学的,只有比他们多用时间,多学习,才可以有机会去获得自己要达到的高度!差生如果被开发,其潜力将无穷无尽!
3、把教材吃透。
不管基础好还是基础一般,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教材先吃透,这是每个学生都需要重视的地方,小编推荐大家复习教材的方法:回想法。对于需要我背诵或者特别熟练的内容,光看是没用的,记不住。我会在每看完一段之后合上书,自己把这一段写下来,或者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自己把这一段的知识结构整理写出来。当你能产出的时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时候。就这样一点点把所有教材全扫一遍。
1、快与慢的关系
审题要慢,解题要快。
审题应该慢,只有耐心仔细地、字斟句酌地审题,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才能迅速找准答题方向。另外,慢审题可以防止思维定势对题意理解的干扰。审题仔细、透彻了,解答书写起来自然就快。一定要克服审题不细致、不全面,抓住一句,不及其余,看头不看尾,甚至把关键字看漏的毛病。
基础题要慢,难题要快。
高考题可分易、中、难三个层次,一般中、低档题占80%,即120分,难题占20%,即30分。中、低档题耗时少、易得分;难题耗时多,得分难。难题得分率每年都保持在20%至30%左右。因此我们一定要“向120分要质量”,即确保基础题得高分。这就要求我们做基础题时应慢一点,力争做到一次做对不指望检查;而难题相对基础题来说要快一点,力争多拿分。一定要克服做基础题快节约时间攻难题的不良考试习惯。
小编推荐:高三理科差生逆袭计划表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很多学生在考试时觉得很多题都会做、很顺手,但当试卷发下来时却发现很多地方都扣了分,得势不得分现象很严重,甚至出现被误判的情况,可见“会做”不一定能得分,或者不一定能得满分。要使得“得分≥会做”,应做到如下两点:七七网
解题要规范。要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或式子准确表达你的解答过程,并准确求得结果或得出正确结论。这是使你的试卷保值的重要保证。
卷面要整洁。即书写工整,解题排布整齐,段落清晰,突出重要观点,使评卷老师在最短时间内把握你答题的有效信息,这将是使你的试卷增值的重要因素。
3、先与后的关系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不少学生一拿到试卷就按照试题顺序一一解答起来,即使遇到难题也寸步不让、死死抓住不放,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考时首先得通观全卷、整体把握,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解答顺序。答题要按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顺序,这样一方面可以赢得时间,抓住基础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难题而造成对信心的动摇,所以答题时忌“从一而终”。
高三所有的科目都进行了系统性的复习,考生可以跟紧老师的进度,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但课堂上老师的讲课速度会很快,考生应该课前进行预习,自己学习自己掌握不好的内容,课上集中注意力把不会的问题弄明白,课下多做练习题,培养自己的做题思路,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
每一科的老师为了让考生记牢知识点,都会在高考前都会复习两到三遍,一遍速度比一遍快,最后再让考生们做模拟卷子,这是因为模拟卷子的知识点比较杂,直接做考生可能屡不清思路,尤其理科差生的掌握知识比较片面,只会影响考生的心情,让考生更加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