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9 06:10:31 | 七七网
高三地理要吃透教材,掌握核心规律。首先,我们应结合老师的指导和辅导书,透彻地理解教材的每一句话,记牢区域地理核心地图;结合目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框架。其次,我们需要掌握每一章节的核心规律,如大气运动的热力环流、水循环等,并全方位考虑其产生原因、表现、影响、应用措施。
高三地理要进行错题反思,对症下药。
考试题和平时的练习题都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宝贵资源,需要充分利用起来。首先是建立活页式错题本,根据知识点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既方便复习,又利于总结知识。其次是反思错题,先思考错因,如知识点不清、关键信息遗漏、地图分析不全面等,对症下药、专项训练、逐步克服;然后看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明确解题方法,积累思路(主客体分析、定语发掘、相关主体全联想、本体助力与阻碍等)。
最后是3大题的利用。地理试卷上每一道大题都可以总结出一定的模板,建议大家不要懒惰,不能只背教辅资料上现成的答案,尝试自己总结并坚持下来,这样在遇到大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学好地理并不是无章可循,背诵也不是杂乱无章、死记硬背,这个时候高考题,模拟卷就非常重要,可以先浏览几十套模拟卷、几套高考卷的主观题,咱们就可以发现考查的很多知识点都是重合的,换汤不换药:农业,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气候特征,地形地势特征,水文特征等等,由题去推测高考可能会考查的背诵知识,然后再有的放矢进行背诵。
1.形成地理知识结构
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了地理学科的整体。
(1)如果懂得了基本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其它类似的事物;
(2)把一件事物放进构造好的模式里,就不易忘记。地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结构”则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结构,促进地理知识的系统化,以达到最终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
2.重视地理图像
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应充分应用地理图像,努力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识表象,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高三语文怎么提高到110,有什么方法,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
在我看来,语文考试粗略分为3种题型:基础题、阅读题、作文题。下面说说,如何攻破这3种题型,让题主提高成绩。
基础题需要重复的记忆,建议题主将易错的读音、字词归纳成册,多次重温。
阅读题需要掌握回答问题的套路,建议题主将各类题目的套路整理出来,例如:问题是”文章主旨是什么?“,套路是需要先概括全文的内容,然后再剖析文章的思想感情。当套路整理好了,做题就是见招拆招了。
作文题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建议题主借助工具。这里推荐一款:作文纸条。很多考生都在用噢。这很有营养:正面是句子,后面是句子的适用主题、出处或使用示例。
1.背字典。不是在开玩笑,本人10年前亲自使用过,效果超乎想像!当然,发明这个方法的不是我,是已故名家钱钟书老先生;
2.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的豆腐块,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主要是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
3.多看一些伟人传记。不仅能起到励志的效果,对于丰富作文的内容和给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即使暂时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读几篇文言文。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的接触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