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7 16:43:36 | 七七网
理解+应用,举一反三,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题海战术只是提高你的做题速度,知识点的扩充还是需要的平时多积累,多思考。
生物,对于生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并且教会一个同学后,生物从三十几分冲到八十几分。很简单就是找一个特别的本子记下生物考试中那些答案,比如很重要的生态系统的作用、细胞膜的功能、酶的作业等等,这些都分点一五一十地写到本子上,但不是盲目地乱抄,从你最近的考试总结哪些答案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就写进去,特别是考了很多次自己有没有答对的,到读书的时候就拼命地去读。另外,你还需要掌握常规的计算。找典型的题目练,练多就有感觉了,但不要抓太紧计算,不然你时间是不够的。从一次次考试中一点点积累,我那个同学用不了多久,生物就稳稳地成了理综的强势科。
物理,理解好那些定理和概念记牢公式公式的变型式,加上要准备积累本积累经典题目和错题。对于一道题要尽量做到透彻,不懂就一定要问,我们有一位学长一道物理题问了五六遍,老师都不耐烦对他说“这题不是问过了吗,怎么又问”,最后他考上了清华,他的说法也是一定要理解得透彻,如果你试着找几道题目这样做,你会发现有点新的改变。另外,我们一位非常有资质的物理老师说,星期天做这周做错的错题,认认真真做一遍,这个非常非常有用。物理需要灵活变通,物理是一门极具特点的学科,需要一定的兴趣、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平时要培养物理的兴趣。物理需要耐心,急不得。
化学,也要像生物那样,化学的知识点非常非常琐碎,乍一看觉得什么都要背。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归纳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比如复习常常用联想的方法,在一张白纸上列出知识点的树状图,靠自己的记忆,能写多少就多少,然后翻书对照,重点记忆忘记的。化学的笔记本也及其重要,一定要做好积累。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时间规划,就是传说中的战略问题。我考前反复提醒自己要舍得“放弃”,有些题你感觉再做那么几分钟就做出来了,会很舍不得放弃,但其实可能就会导致时间安排紊乱。所以如果把这些难题,或者是会花一些时间解决的题,放在最后来做,首先是在做的过程中会比较有信心,而且时间上能跟着自己的安排走,在最后若还留有时间,心态比较放松,难题容易被答出来;如果没有时间了,也不要紧,反正是自己觉得比较难的题或是比较耗时的题,这种题的得分率可能也不会太高。这样的话能有效保证自己的分数,“拿到自己能拿的分数”。
所以我觉得理综的时间安排是最最重要的了。当然,还基于你的解题速度和熟练程度。所以这些还需要大量的练题。这一方面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了,必须得通过刷题、认真钻研才能提高了,这就不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了,一切要靠你自己啦!
一般可以选一本专题类的书,最好是有知识点、例题精讲和练习题的。然后刷完这本书之后,就定时做一些综合性的卷子(如果是高三复习,就做模拟卷或高考真题)。
第一点,基本功要做到位。我们需要要有很完善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我们对高中定理公示以及变形式熟记于心。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点,要做好题。高中教辅琳琅满目,各种各样,试题类型也千奇百怪。我们需要选择一些经典题目,尽可能多做高考原题。
第三点,我们要会读题。通过读题,找到题目中所考查的知识点,题目中是否涉及到易混易错点,按步骤的得分点是哪些。也就是要我们要锻炼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
第四点,要学会总结。做题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反思,尤其是自己不会的或者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并且积累到自己的错题本上,以方便及时复习。
语文:大段大段的文章材料本身读起来就特别有意思!在下的刷语文模式比较神奇,因为写的答案会相对较长(选择除外),所以在下一般只看题,在脑袋里面过一个思维流程。最喜欢读文言文和小说材料,买过的许多套语文试卷基本是白的,因为一般就看题,最多勾一下答案。另外,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草稿纸上划两栏分别列出两个(或者多个)立场的论点和论据也特别有思维上的快感!七七网
数学:引我班数学老师名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五分一道的选填一旦做起来便有惊人的刺激感!另外貌似腾远的模拟卷有空白的答题卷,就去印了几十张,高三后期做套题的时候就逼迫自己强行在答题卷上做,加上自己本身很享受写过程,所以填满空白的答题卷也是令人上瘾的!(当然,过程自然简洁为好,但是应试时总免不了删改,所以一般会为自己留一竖列的空间)
英语:与语文相似,读英文材料本身便是特别令人享受的事!但是高中的文章一般特别短而且特别无聊……属于“亮点自寻”的感觉吧。另外还有批改完型的过程,那种悬着心五个五个对完答案后发现自己全对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