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7 05:05:48 | 七七网
快速掌握基础知识 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课本就是他们第一步需要掌握的提分法宝。想要提高数学成绩,你需要记熟数学课本里的每一个知识点,看懂每一个例题,一章一章的进行掌握。
看课本补基础
如果你高三数学基础很差,那就不要总想着有什么捷径,不要给自己找理由去偷懒,积累的过程从来就没有捷径,看课本补上基础,是一个缓慢但却最实际最靠谱的方法,特别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对于概念,公式,如何推导公式等一定要重点弄懂,还有每个知识点后面的例题,至于有同学会问那些课后习题需要做么?我觉得应该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那些针对性也不强,毕竟有些必修课本是面向全部学生,没有分文理科的。
从往年高考数学中总结重点考点
高三数学的话如果你想很快进步的话,就找找近四年的高考卷,看看考哪些的类型大题,哪些知识只考填空题选择题,哪些考大题,然后一道道攻克,一般前三道大题都可以直接攻下。
一、夯实数学基础的方法
首先课堂紧跟老师,认真听每一节课,记好课堂笔记,有些学生喜欢自己课后自学,课堂不爱听讲,这是极错误的,因为老师对于高考的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远远胜过我们自学,紧跟老师是打好基础最关键的一步
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强烈建议大家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都画成树状层,这样更容易理解、记忆,这样知识点不再是孤立而是成了网,这比光看书效果要好很多很多
二、数学正确的题海战术方法
想学好数学,大量刷题确实很有必要,但你真的会刷题吗多数同学虽然也做了大量的题目,但成绩还是不好,核心原因就是做题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总结反思每做完一道题目,大家还需要总结一下,问一下自己下面这些问题:它考查了哪些知识、自己有没有掌握、题目的解题思路在哪里、突破口是什么、属于哪种题型、此类题型有什么共同的套路、此类题型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只有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你才能真正吃透一道题,达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
做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要知道题海战术只是手段,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解题套路,提高做题速度,如果做题不总结,你刷再多题效果也不会明显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有哪些,怎么答题好,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
怎样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
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七七网
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描述河流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
量的大小)有关
熟悉课本
学好地理最主要的就是要熟悉课本,地理当中有很多的知识都是和书本有关的,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地理的时候,不太注重地理课本,指向去做题,这样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有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提高自己的成绩。
熟悉地图
地图贯穿地理整个知识点,地理当中的大部分题都是和地图相关的,我们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有很多的老师就说,只要你把地图掌握清楚明白,你的地理分数已经在70分以上了,由此可见底地图的重要性,我们要想学好地理,必须有固定的时间去学习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