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6:51:18 | 七七网
统计学专业需要强劲的数学功底,所以选择统计学的考生要注意自己的数学成绩。今天小编跟家聊一聊统计学不错的三所大学。
1、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简称东北财大、东财,位于大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等多学科发展的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数量经济学;
省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法学、日语;
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在辽宁省考生录取数据(近4年)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简称“首经贸”,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的多科性财经类大学,为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经济学院和创建于1958年的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1995年3月,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合并、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校本部和红庙校区。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七七网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经济法学、安全技术及工程、西方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统计学、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会计学、金融学;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工商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统计学、金融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北京市考生录取数据(近4年)
3、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位列“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西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成华大学。1952至1953年,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并入西南地区16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截至2019年5月,辖光华、柳林两校区。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省重点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
省重点二级学科:人口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保障、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
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统计学、保险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经济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财政学、财务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税收学、行政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在四川省考生录取数据(近4年)
以上是今天为大家分享的统计学专业比较不错的三所大学,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可以,有一种方法就是本科批次的征集志愿。所为征集志愿,就是各高校开展第一批到第四批的第一志愿录取工作,会有名额没有招满的院校,这样一来,在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都会进行公布招生缺额的相关计划,这对于不到本科线的这一部分考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机会。
不够分数线能填报志愿,但是不会建档,不会被录取。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完成提交后,即视为与高校之间的志愿约定生效,录取时不得擅自放弃;考生的志愿信息任何人不得改动,否则,将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依据考生网上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并加盖公章后存入考生档案。
考生填报志愿前应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网上填报志愿的说明,依据省招办公布的招生专业计划,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
根据往年情况,各省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间较短,一般为24小时以内。一些省份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为10小时以内;
考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当地省级招办(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信息,按时选报。要注意的是,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另外,在填写征集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各院校及专业的录取要求,以免因为无效志愿而落榜。
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可能会出现集中填报的情况,这样风险自然就会提高很多,若在征集志愿批还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反而会浪费征集志愿的机会,要冷热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