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12:26:25 | 七七网
提高成绩要学会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有效复习
到高三时期就没有新的内容需要去接收,只需要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所以要从一开始就要打好基础,在已经学过的基础上,再进行印象的加深。如果在之前没有打好基础也没有关系,学习“重点”最重要,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询问一些重点内容去进行内容的巩固。
学习所有科目的重点内容
无论在之前有没有对这些内容打好基础,都要重点复习考试重点,我们可以粗略看一遍其他的考试内容,但是一定要重点关注考试的重点,每一个科目都有考试的重点,在这方面多加强学习和练习也对提高成绩有所帮助。
多做卷子多刷题七七网
每份卷子都不一样,但是考试的重点几乎都是一样,如果只是一味的阅读原有的课本内容,只是会加深对课本的印象,并不会起到什么有效的作用,所以还是要多做卷子多刷题,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这道题该怎么做,才能明白这个知识点该怎么运用到题目当中。
需要根据当地学校的具体安排来看,但普遍的高中学校,高一主要学习必修一至必修三的课程,学习进度快的学校,甚至更多。高二主要学习剩下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三基本不学习新的课程,主要是以复习模拟考试为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高三之前就需要学完,所以,还是要依据当地学校的具体课程安排,可以向学校官方网站或老师咨询。
语文:必修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2, 下半学期学必修3、4 ;高二学必修5
数学:必修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4, 下半学期学必修5、2; 高二学必修3
英语:必须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2,下半学期学必修3、4;高二学必修5
物理:必修2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
化学:必修2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
生物: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 下半学期学必修2;高二学必修3
政治:必修4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3; 高二学必修4
历史: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高二学必修3
地理: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 ,下半学期学必修2、3
第一,注意学习目标及方法上的差异。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语特点,也就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考虑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区别,制定不同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力求适合所选教材的文本特点,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学习。
第二,选修与必修的定位不同
选修是必修基础上的提高和拓展,不应该是必修的补习和应试的辅导,既不能停留在感性层面的了解和欣赏,也不能一味拔高成为纯理性的探讨。选修课定位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着眼于课程的鉴赏陶冶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的探索研究,提高素养。
第三,要有不同的评价体系
选修课只是“选读”,它不应是必修课的补习或应试的辅导,也不能简单照搬大学的选修课模式,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在深度、广度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倡导研究性,重视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