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高三党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激励高三学生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04 01:13:05 | 七七网

高三党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高三休息不好的原因

很多同学感叹,进入高三之后特别容易犯困,不仅睡眠时间不足,即使能按时入睡,睡眠质量也不高,容易失眠多梦,睡个好觉成了奢望。那么,高三党怎么才能提高睡眠质量呢?

为什么睡眠质量不高

1、考试压力大

考试压力是影响高三党睡眠的重大因素,“大考月月有(月考、模拟考},小考三六九(单元测验)”,频繁的考试使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很大,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的人一遇到考试,就难免焦虑不安,睡不着也成了家常便饭。有的同学即使能及时入睡,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很多高三学子说:美美地睡上一觉简直是一种“奢求”。

2、作业繁重

调查发现,高三学生每天做课外作业的时间超过4小时的达到70%以上,超过5小时的达到35%。高三学生平均每人拥有18本学习资料,最多高达99本,繁重的作业,让他们不得不缩减睡眠时间。

3、心理负担过重

上名牌大学的渴望、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激烈竞争的压力等,过重的心理负担也让部分高三学子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想要多出一些时间来复习功课,提高学习成绩。

睡眠问题将导致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降低、作业和考试错误率升高等。如果睡眠问题长期存在,还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及某些神经症的发生,对高三学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提升睡眠质量

1、至少保证6小时睡眠七七网

充足的睡眠对复习迎考是相当重要的,高三毕竟是不平常的一年,高三学子自身面临着较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心理压力,致使睡眠减少、睡眠质量不好等。也有的家长出于对学生的期望,要求学生减少睡眠,多用一些时间在复习上。这些情况都是在所难免、情有可原的。但是,高三党无论学习压力多大、攻克夺金,睡眠时间也不能低于6小时。这是高三学子的睡眠底线,不然晚上熬夜,白天上课睡觉,岂非得不偿失。

2、积极调整心态

对于失眠的高三学子来说,应积极调整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同学们在睡眠时要尽量放下心中的包袱,树立学就是学、休息就是休息的观念,先学习再睡眠,避免因为任务未完成而影响睡眠的现象。

当因为紧张、担心而无法入睡时,可以把自己的担忧写在纸上,有些没必要的担心就可以自动抛弃,解决办法的思路更加明了,心里也就踏实多了。

3、不要有攀比心理

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一些高三学子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别人学到多晚,我就要学到多晚,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感觉没有输给别人。这种想法往往会导致盲目地“开夜车”,很不利于正常的复习备考。

因此,高三学子应该系统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不要受别人的影响,不要与别人比学习时间的长短,而要比学习效率。要在精力比较充沛的情况下自己决定学习时间,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和学习。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学习时间,但如果影响了白天的学习效率,就要马上调整。

小编推荐:高三学生睡眠时间安排 高三睡眠时间多长合适

4、进入深度睡眠

有的高三学子睡眠的时间不短,但是白天仍感到困乏,说明睡眠质量不高。深度睡眠可以提高睡眠的效率,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休息。

如何进入深度睡眠?高三学子要切记:千万不要看完书后直接上床,或放下书倒头便睡,这样不利于进入深度睡眠。因为人的大脑从兴奋状态到睡眠状态,应该有一个过渡、缓冲的过程。因此,应该在睡觉前让大脑放松5分钟,可以到户外慢跑5分钟,使思维放松下来。如果不爱运动的话,可以洗一个热水澡,起到为全身按摩的作用,这样就能睡得香、睡得踏实。

激励高三学生的方法 家长如何鼓励高三学生

高三是整个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何鼓励高三的学生,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激励高三学生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怎样鼓励高三学生

1.给他(她)安排一个好的座位,可以选择前排或靠前排的座位,顺便也可以再安排成绩拔尖的尖子生和他坐在一起。这样,他就会有被重视的感觉,学习就会受到鼓舞,考试就能取得好成绩。

2.谈话:每隔一段时间就叫他去办公室谈话,询问他近期的学习状况,与同学之间相处地怎么样,在学习上有没有压力,还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谈话中,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心灵也是很受鼓励的。

3.鼓励:如果这个学生是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当他考试取得班级第一或前茅,在考试总结班会上,就亲自点名鼓励;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比较差,那在考试总结会上就说他进步地非常快。这样,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他就会脸上有光自然受到鼓励。

4.鞭策:当他考试成绩下滑或上课走神或学习状态不佳的时候,对他要给予语言上的鞭策,要他把考试的成绩提上来,提醒他注意这段时间的状态的低迷,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和鼓励,重新振作。

5.重点辅导:下课后,再给他补补课,开开小灶。再给他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给他讲解一些重点,难点和考试的考点。让他知道老师对他的心意。这样,就受到老师的鼓励。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

1.鼓励要及时

这一点在行为心理学的强化理论中能找到依据。当我们要鼓励对方时,最佳的时机是对方出现某种好行为的时候,比如,孩子今天写完作业主动把书桌收拾好了,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尽快鼓励,而不要等到明天或者更晚的时候才想起来鼓励。及时的鼓励,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保持方面有重要意义。

2.鼓励要具体、准确

不要让人觉得你的鼓励是一种敷衍。比如可以这样鼓励鼓励一个人:“结合你现在的情况来看,你做这个决定是相当明智的”而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苍白的词汇如“你太棒了”“你真聪明”,这种泛泛的鼓励对孩子来说更应该避免,因为这种鼓励一方面可能让孩子觉得你很虚伪、就是为了应付他,另一方面对有些孩子而言,他会逐渐会形成“我很棒、我很聪明”这样笼统而不客观的自己认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有不利影响。

3.注重鼓励过程和本质,而非结果

比如,孩子在某次体育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们怎么鼓励孩子呢?是说“孩子真不错,这次比赛拿到了第一名,妈妈真高兴”还是说“妈妈看到了这次比赛前你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在比赛的过程中也尽了最大努力坚持到底,你真让我骄傲”?大家觉得哪种更好呢?或许,你的孩子会更喜欢第二种表达,因为妈妈骄傲不是因为他拿到了多么好的名次,而是因为妈妈看到了他的努力。

小编推荐:家长给高三学生的励志寄语【精选】

4.鼓励要适度

虽然我们都知道鼓励在塑造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意味着鼓励越多越好,更不是意味着事事都要鼓励。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鼓励最好是要对“事不对人”,鼓励的前提一定是有值得鼓励之处,并且只针对这件事情来鼓励。鼓励被“滥用”,或许比你想象中更糟糕:比如孩子可能会特别依赖外界的肯定,一旦他的行为没有得到对方及时的肯定就会变得失落、沮丧;过度鼓励也容易造成孩子对鼓励的“审美疲劳”,一些孩子还会被这种“廉价”的鼓励冲昏头脑,导致虚荣心的滋长,不利于孩子的进步。

与“高三党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激励高三学生的方法”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