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30 19:52:26 | 七七网
高三学生现在正处在紧张的复习之中,功课压力大,休息时间不断挤压,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上课的时候会打瞌睡犯困。那么,高三上课打瞌睡怎么办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起床后锻炼5分钟
这样做不仅为身体充电,而且能加倍燃烧卡路里。很多人误认为晨练必须5点钟爬起来跑上几公里,其实是不必要,也不太现实的。你只需要花5分钟,做做俯卧撑和跳跃运动,使心率加快,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么对着镜子冲拳100下,感受那种能量积蓄的过程。也可以在阳台上做,顺便呼吸新鲜空气。
养成喝水习惯
处于缺水状态会时常感觉衰惫。清早起来先喝一杯温水,做一下内清洁,也为五脏六腑加些“润滑剂”;每天至少喝进去一升水,不过也不是多多益善。课间去倒点水还可以顺便活动活动筋骨。
讲究吃早餐
美国有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身高体重比(BMI)偏高,也就是体重超标,还爱上课打瞌睡,做事无精打采;讲究吃早餐的人则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对匀称。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起晚了而不吃早饭,就算先赶到教室要紧,也不要忘了在课间补上早饭!
十点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错,到上午十点半,前一天储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没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时间仍像刚充完电,这时就必须加加餐。一块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几块饼干,在补充能量以外,还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饮暴食。高三课桌上和桌肚里,最常见的除了卷子以外,就是各种小食品^^不要忘记补充能量哟!
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耸肩腆肚,这些通常是你能量已耗干的表现。在教室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如果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反而会觉得更疲劳。不管是站还是坐着,应当收腹立腰,放松双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觉。一个高中上课从不睡觉的同学,每节课都坐得非常挺拔!这样不仅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也能集中精神。
张弛结合
学习中碰到难题,一时半会儿又没法解决,不如稍事休息,如出教室逛逛,出去上个厕所等等。换换脑筋,然后接着干。累得快透不过气来时,深吸一口气(数3下),然后呼出来(数6下);或者翻翻新闻报纸,看看自己喜欢的散文,找谁聊几句,说不定灵感在不经意间就来了。高三非常紧张,但休息一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提醒大家,适当休息是十分必要的,时间太长容易怠惰,不休息则容易效率降低。
1、真正的带着问题听课,跟着老师思路走,保持大脑运转,这样会少一些几率打瞌睡;
2、上课就积极,别管那么多了,老师问了问题,或是提什么,就积极说出来,这样,一是自己说 出来了,会更加精神;二是说话了老师注意到你了,当你发现老师注意到你,你就不会打瞌睡了,因为有人注意你了...
3、尽量早睡,尽量午休,这样也会减少一些几率打瞌睡。
4、这个很绝,我同桌就是这样的,我俩一看对方要睡了,就悄悄靠近,然后猛推一下,顿时睡意全无,还吓出一身冷汗。
小编推荐:上课犯困迅速清醒方法 6个方法让你清醒一整天
5、这个要老师发现,你打瞌睡了,老师会发现,然后叫你回答问题,然后你这节课就睡意全无了。
6、还有个很比脸皮的,我们班当初都没脸皮,谁想睡了,扛不住了,就自觉默默地走到最后,站着听课。当然,要事先和老师说好,久而久之,老师就会习惯了,这个你也可以上课之前和老师打声招呼就去站。
7、我觉得不管用,但是我同桌觉得管用,喝咖啡,但是我不提倡,因为困的时候最好别喝咖啡。
2023高考报名都是网上报名,2023高考报名一般是分三大步骤走,即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网上缴费3个阶段。
第一步:高考报名需按县(区)招办规定的时间,携带规定的相关资料,在规定的地点进行资格审查,领取报名号和密码。
第二步:高考网上报名。凭报名条进入网上报名系统。初次登录时,要修改密码,阅读诚信书并点击“同意”。如若忘记密码,则要到县(区)招办恢复初始密码,并重新修改密码。
第三步:高考报名需填写报名信息。七七网
第四步:网上确认高考报名信息。报考科类分为文史、艺术(文)、理工、艺术(理)、体育5个类别。报考者只能选报其中一类,报名后不得更改。其中拟参加艺术类、体育类专业课考试的考生须填报艺术(文、理)类、体育类。
第五步:高考报名网上缴费,若缴费没有成功,则报名无效。
第六步:打印确认表
第七步:考生现场检查报名信息并确认签字(纸质)。如果发现信息有误,则向县(区)招办申请修改信息。
第八步:市(区)招办编排考场、生成准考证号。
高考报名时间:起止日期及报名点,报名时间、报名材料、报名方式等由各省市自行安排,具体报名工作安排请查阅各地有关文件要求。高考报名时需要准备的证件:准备好有关证件,包括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须有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或同等学力证件、证明。
(1)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
(2)符合招生相关照顾政策的证书(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3)往届生和社会考生参加高考须出具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
(4)户籍在外省借读的考生须提供外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在有效期内的高考综合考试或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