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的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方向)本科都开设那些课程(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包括)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建筑工程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本专业涵盖
铁道工程、公路与道路工程、桥梁及结构工程、地下结构与隧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土建结构工程及市政工程等专业领域。基础知识主线为数学—力学—结构,开设有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建筑材料、基础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技术基础课,线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平台课程,铁道工程(选线设计、路基工程、铁路轨道)、桥梁工程(混凝土桥、钢桥、桥渡设计)、地下工程(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地下工程量测与试验、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道路工程(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材料、道路几何设计)、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岩土工程、深基坑工程)、市政工程(城市给排水工程、城市防水工程、市政结构物设计)等七个专业课群组。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成绩优秀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适用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铁路、公路、房建、城建、市政、机场、水利、港口工程等部门的勘察设计院、工程集团公司、管理局从事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科技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和科技服务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好。学院拟继续在2005年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开办“茅以升班”。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1999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2004年通过复评,现作为江苏省品牌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列第7。具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本专业领域的各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岩土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前景及发展动向,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掌握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测量与实验、施工技术与
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实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组织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地质与勘察、测量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房屋
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组织、建设项目管理、结构抗震设计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有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生产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实验、土工实验等。
毕业后主要就业单位
近三年毕业生供需比1:6。毕业后可在房屋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方面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房地产开发、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二) 基本规格要求
1. 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主要知识与能力要求
(1)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在
哲学及方法论、
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
社会学及
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2)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
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3)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桥梁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建筑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4)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5) 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 主干学科
力学、土木工程
(四) 主要(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砼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经济与管理。
特色课程:地下铁道、地基加固与处理。
(五) 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
学位:工学学士。
(六) 有关说明
1. 每个学生修满不少于196.5学分,可予毕业.其中必修课116.5学分,选修课36.5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7.5学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6学分.
2. 符合学位条例规定条件的本专业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根据学校规定所取得的学分,单独记载,超过6学分的部分可以取代相应选修课的学分.
(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占课内总学分比例(%) 学时 占课内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 必修 64 32.6% 1064 42.1%
选修 12 6.1% 192 7.6%
学科基础课 必修 52.5 62.7% 880 34.8%
选修 6 3.0% 96 3.8%
专业课 必修 15.5 7.9% 248 9.8%
选修 3.0 1.5% 48 1.9%
集中实践环节 37.5 24.4% 39周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6 3.0%
合计 196.5 2528
土 木 工 程 专 业
教 学 大 纲
【说明】:根据
中南大学2002年《本科培养方案》(即教学计划)编制的由土木建筑学院开出的土木工程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已汇编入《土木建筑学院教学大纲》(2003年11月),分上、下两册。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以下栏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实验学时;课内上机学时;先修课程要求;适应专业(含专业方向);参考教材(含课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实验要求;课程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制定执笔者、审核者及批准者。
《土木建筑学院教学大纲》不含公共基础课、全校性选修课及其他学院为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本附录限于篇幅,主要编入了各门课程的章节内容标题及学时分配。
目 录
学科基础课
必修课: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理论力学Ⅰ……………………………
材料力学Ⅰ……………………………
流体力学………………………………
结构力学Ⅲ……………………………
工程地质………………………………
工程测量………………………………
土木工程材料………………………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钢结构设计原理……………………
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工程经济与管理……………………
选修课:
新型建筑材料…………………
防灾减灾概论……………………
建设法规……………………………
现代预应力技术…………………
结构试验……………………………
工程结构可靠度……………………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专业课(按专业方向选修)
铁道工程方向:
选线设计及线路CAD……………
铁路轨道………………………………
路基及支挡结构………………………
道路工程………………………………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公路工程方向:
公路勘测设计…………………………
道路CAD…………………………………
路基路面工程…………………………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城市道路设计…………………………
桥梁工程方向:
混凝土桥…………………………………
钢桥………………………………………
桥渡设计…………………………………
桥梁CAD…………………………………
隧道工程…………………………………
桥梁建造…………………………………
线路工程…………………………………
房屋工程…………………………………
隧道及地下结构工程方向;
隧道工程…………………………………
地下铁道…………………………………
岩体力学…………………………………
线路工程…………………………………
地下建筑CAD……………………………
地下建筑物规划设计……………………
桥梁工程…………………………………
建筑工程方向:
房屋建筑学………………………………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
房屋钢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施工……………………………
建筑结构CAD ……………………………
桥梁工程…………………………………
岩土工程方向:
岩石力学…………………………………
基础工程Ⅱ………………………………
路基与边坡工程…………………………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道路与铁道工程…………………………
隧道与地下工程…………………………
桥梁工程…………………………………
建筑工程…………………………………
各专业方向的公共选修课程:
桥梁振动…………………………………
特种结构…………………………………
地下空间利用……………………………
给排水工程………………………………
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
地基加固与处理…………………………
工程监理…………………………………
交通规划工程……………………………
高速及重载铁路…………………………
交通运输学………………………………
城市轨道交通……………………………
公路工程测试技术………………………
高速公路…………………………………
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在学科建设上,天津大学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设有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覆盖21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技术经济及管理 注: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未列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已覆盖的21个二级学科
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教育学、数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点 类别学科名称人文社科类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工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 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 医学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类别学科名称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 工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 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
博士后流动站(23个) 化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数学 城乡规划学 学科排名 在2014年6月《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公布的亚洲大学排名中,天津大学位列内地高校第11名。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2011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天津大学共23个学科参评,14个学科(约60%)进入全国前10,较上一轮增加2个。8个学科(约35%)进入全国前5,较上一轮增加1个。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再次蝉联全国第1,实现三连冠;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由上轮第8升至全国第2;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建筑学等3个学科分别位居全国第3;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4;水利工程和风景园林学等2个学科分别位居全国第5。 学科名称 第三轮排名 学科名称第三轮排名化学工程与技术 1 环境科学与工程 8 管理科学与工程 2 力学 9 仪器科学与技术 3 生物医学工程 12 光学工程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14 建筑学 3 软件工程 16 船舶与海洋工程 4 工商管理 17 水利工程 5 电子科学与技术 17 风景园林学 5 控制科学与工程 1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6 机械工程 18 城乡规划学 6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 电气工程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 土木工程 8 质量工程 学校按照“形上形下、达材成德”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特色专业2个。
天津大学拥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3种(参编2种);并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学校。 2011年,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入选教育部15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6个) 批次专业名 第一批电子科学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第二批化学工程与工艺建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 第三批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制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第四批应用化学信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第六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第七批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 序号 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1电工学王萍22材料力学性能王吉会2材料力学亢一澜23理论力学贾启芬3制药工艺学元英进24工程振动与测试刘习军4通信原理侯春萍25无机化学(工科)崔建中5化学工艺学米镇涛26弧焊电源及控制胡绳荪6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冯亚青27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王雪青7质量管理何桢28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张世昌8金属工艺学杨玉虎29测控电路张国雄9基础工业工程齐二石30化工分离过程姜忠义10光电图像处理刘文耀31中国古建筑测绘王其亨11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32钢结构丁阳12建筑设计基础彭一刚33生物医学光子学赵会娟13电视原理侯正信34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陈树昌14化工原理及实验贾绍义35管理统计学刘金兰15运筹学吴育华36合金固态相变赵乃勤16电路基础孙雨耕37有机化学(工科)张文勤17工程光学郁道银38光电子技术姚建铨18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张水波39化工设计王静康19大气污染控制陈冠益 40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杜希文20计算机网络基础孟昭鹏41水工建筑物张社荣21物理化学周亚平42反应工程辛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6 个):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力学工程实验中心、电气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实验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注:上述6个中心2012年又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 个):天津大学-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心、天津大学-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 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年份1葛宝臻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2007年2余建星理工类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3黄田机械与力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07年4徐可欣光电与测控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07年5王成山电气与自动化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07年6曾坚建筑与规划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07年7元英进化工与生物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07年8侯春萍工科高层次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07年9练继建水土与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07年10崔振铎材料与化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07年教学成果 2001年-2009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1项。
天津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2001-2009年) 序号 项目名称 等级 年度 1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一等奖 2009 2 化工类多元化和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一等奖 2009 3 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 一等奖 2005 4 独立办学、紧密合作,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等奖 2005 5 高等化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一等奖 2005 6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2001 7 面向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2001 8 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2001 9 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二等奖 2009 10 “三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二等奖 2009 11 《工程光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二等奖 2009 12 材料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二等奖 2009 13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教材)二等奖 2009 14 强化化工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二等奖 2009 15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二等奖 2009 16 学研互动的大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二等奖 2009 17 面向21世纪两套工科精品教材—《物理化学》与《无机化学》(教材) 二等奖 2005 18 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2005 19 电路网络课程的建设 二等奖 2005 20 实验教学实施体系的建构与管理 二等奖 2005 21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二等奖 2005 22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二等奖 2005 23 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二等奖 2005 24 国际工程市场学(教材) 二等奖 2001 25 面向21世纪工科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等奖 2001 26 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仪器仪表类人才 二等奖 2001 27 全面提高综合质量争创更大社会效益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实习改革 二等奖 2001 28 工科基础课程化工类系列CAI课件的研究与开发 二等奖 2001 29 工科基础力学系列课程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等奖 2001 在各类竞赛中,天大学子相继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2007年总决赛金牌,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同获大赛最高奖;2012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亚洲区决赛金牌;2010年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决赛中获得国际一等奖;2011年世界总决赛与麻省理工学院并列全球第 27名;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冠军(非数学专业类)。 截止2012年9月,天津大学有各类留学生1844人,来自118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上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3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公司签署协议。天津大学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已与国际机构合作建立了27个国际联合实验室。 在海外成立了2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 学校为“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秘书处所在单位,“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
天津大学牵头筹建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并受中国国家能源局委托负责中心管理。APSEC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写入《北京纲领》,是亚太地区能源可持续合作与发展的机制与平台。

相当不错吧 我是对这个专业很满意的,你的心情能理解,学校土木工程的师资力量雄厚,院长赵顺波就特别牛逼,是省特聘教授,还是大连理工的博士生导师,在几所名牌大学的教授,在省内除了郑大的土木咱谁都可以比,可以说是在河南土木专业的老二吧,08年有通过了建设部的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在全国的排名好像是42吧,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说明问题的,就像水院的排名永远都不是很高一样,专业的单一性很难和人家综合性大学的排名相比的,但是工科专业咱当仁不让呀,就业今年相对与其他专业还可以,就是受经济危机挺大的,不过不要紧你都是四年后的事了,那是的前景一定不错,国家的大建设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考研嘴多的就是大连 理工,
重庆大学,河海大学。还有几所建筑科技大学,不过要看你的能力和兴趣了,祝你假期愉快
师资情况:教师总数: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硕士生导师17人。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n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结构试验、土工试验等。
七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