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8 22:31:54 | 七七网
很多时候,那些理科拿到高分的学生并不是因为有多么的聪明,而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对于理科生来说,高三一年能提高多少分呢?
1、其实,高三这一年理科生能提高多少分,完全取决于理科生的努力程度,而不是每天胡思乱想,有很多高考黑马在高三一年里提高了近200分,所以只要你够勤奋,够努力,脚踏实地完全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假设你现在如果能考400分,如果你是不认真学习的孩子,那么在高三一年中脚踏实地,奋起直追的话,应该可以提高100分左右,甚至有的同学聪明一些可以提高150分左右。如果你是努力学习的孩子,那么成绩也能提高50分左右吧,当然也可能会更高一些。
1、跟住老师脚步,认真听课
高三这一年中,理科生一定要跟紧老师的脚步,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自己有学习计划或是安排,尽量是安排课下的时间。另外在上课的时候,不要因为听不明白就放弃,该动笔记录的认真记录,即使理解的不是很多,那么以后复习的时候也是会有印象的。七七网
2、吃透教材
不管你高中的基础好与不好,在高三复习的时候,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先要将教材先吃透,这是每个学生都需要重视的地方。另外,理科生可以没有特定的笔记本,但是一定要有高考复习的提纲,最好是自己亲手书写。如果因为时间紧迫,用的是老师总结的提纲或是网上访问的,一定要一丝不苟,逐字逐句的看一遍,这样才能对整体内容有一个认识。
小编总结:在通往高考的路上,你可能会遭遇挫折、失败。但是,你需要记住的是,不要放弃自己,只要没到高考那一天,就一切都有可能。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成功不会离你太远!
高三的时候总听别人说高考成绩到什么时候定型之类的话,但是具体的时间还是众说纷纭。那么高考成绩在高三的某一段时间真的会定型吗?如果想成绩成绩有什么方法?
有人说高一高二没学好,高三成绩就定型了,我不认同这种看法。高三一年实现逆袭的大有人在,高三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逆袭,只要你有动力和冲劲,找对方法,逆袭绝对没问题,所以这时成绩根本没定型
有人说高三第一次月考成绩就定型了,最起码可以当作一个参考,其实这种看法我也不赞同。高三第一次月考只不过是检测你高一高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月考考砸了只能说明你以前没好好学,这并不代表你没有翻盘的机会。
高三一模之后成绩也没有定型,还有最后逆转的机会。高考前100天或高考前三个月成绩都不会定型,因为在那时成功逆袭的例子也有很多。只要你有心,成绩不会固定在那不动的,付出总会有回报。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一模成绩最接近高考,基本定型了,但高考变幻莫测,成绩很有可能发生变化,成绩升降都是很难说的。
高考前一个月成绩定型了吗?未必。看电影里有很多情节,都是到最后一刻,也就是最后一分钟或者是几秒钟的时间里剧情发生了逆转,所以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要放弃,只有高考结束成绩才能定型。
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在复习时,常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
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记得当时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到后来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就继续把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错率就直线下降了。
小编推荐:高考最后10天怎么复习能提高成绩
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
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细节问题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而且,熟能生巧,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