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网上找来的2007排名
1、
南京大学 上升1位(去年第6名)
2、
东南大学 下降3位(去年第23名)
3、
南京理工大学 上升11位(去年第48名)
4、
中国矿业大学 上升4位(去年第44名)
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升12位(去年第54名)
6、
南京农业大学 上升7位(去年第62名)
7、
河海大学 下降4位(去年第55名)
8、
苏州大学 上升3位(去年第63名)
9、
南京师范大学 下降13位(去年第52名)
10、
南京工业大学 上升7位(去年第85名)
11、
江南大学 上升15位(去年第95名)
12、
扬州大学 上升23位(去年第125名)
13、
中国药科大学 下降7位(去年第103名)
14、
南京医科大学 上升34位(去年第151名)
15、
江苏大学 上升3位(去年第128名)
16、
南京林业大学 下降10位(去年第117名)
17、
南京邮电大学 下降28位(去年第153名)
18、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下降31位(去年第163名)
1-南京大学。当之无愧的老大。
2-东南大学。实力略逊于南大。
3-南理工。学科面宽于南航。
4-南航。与南理工有一争。
5-矿大。地区偏僻,稍稍限制其发展。
6-南农。虽然名气不太大,实力惊人。
7-苏大。苏医的并入增强了他的实力。
8-南师大。实力稍逊于苏大。
9-河海。虽然近几年发展缓慢,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江苏大学类似--几大老牌国家重点下滑的厉害。
10-江苏大学。70年代的老牌重点大学,进入90年代发展缓慢,但是近年有恢复强大的趋势。
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气)。南京几大老牌国家重点大学,沉睡了不少年,几乎快被原来相差很多的南京工业大学超越(南京化工和南京建工)。
12-南京工业。实力中等,二流中等大学,在江苏省内由几年前的全部本二晋升到部分在本一招生,但是在省外还是本二,距离以上大学还有差距。
13-江南大学。轻工方面的实力在国内无人能及。
14-扬州大学。在这么多领导人的关怀下,不好才怪。
15-中国药大。专业面太窄。
16-南中医大。与中国药大半斤八两。
17-南京医科大。实力在同等院校中一般般。
17-南邮。学校生原质量都不错,专业狭窄。
19-南京工程。即将更名南京工程大学,工科齐全,起点较高,尤其电力方面为江苏省领头专家,发展迅猛,大有南京工程强于南京工业之势。
19-南林大。和南农比简直汗颜。
19-
江苏科技大学。有国防特色的院校,在船舶方面实力较强。
22-徐州师大。过去江苏四所师院中的老四(南师,江苏师范,扬师,徐师)。
22-徐医。
麻醉学独树一帜。
22-
南通大学。几个院校合并的地方大杂混,除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原来仅好于江南学院江苏倒数第二,南通师范甚至不值得一说。
25-南京财经。底子很差的爆发户,名字很大,学校其实很差。
25-南
审计。全国仅有的审计院校。
27-
江苏工业学院。实力一般。
27-
苏州科技学院。环保,铁师合并,求大而没求深。
28-
金陵科技学院。名字很好听,坐落在南京的本科院校。
30-淮工。几个老牌工学院之一。一般般。
30-盐工。几个老牌工学院之一。一般般。
31-南京人口学院。很少人知道有这么一所本科院校。
33-江苏技师。曾被教育部黄牌警告的学校。
33-
淮阴工学院。刚改本科没几年。
33-
徐州工程学院。刚成立的本科院校。
36-淮阴师院。收不到学生的学校。
37-晓庄学院。出了名的中专。

南京工程学院一般,属于二本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
截止2021年12月,学校占地近30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4亿元;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设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开设7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近800名。
南京工程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7个,“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七七网
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4个,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门,获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3项,研究生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4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南京工程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南京工程学院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简介详细如下:
一、学校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9、2020年获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二、学校规模
学校位于南京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办学条件优越。现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近800名。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44.8%,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比超过50%。
三、学科建设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7个,“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四、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坚持走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分别与德国、英国、美国、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入选为“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成员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