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高三如何填报志愿 征集志愿和补录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03-18 12:32:33 | 七七网

高三如何填报志愿 有哪些步骤

高三毕业的学生,填报志愿首先看分数和位次,其次看本校分,最后看要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三个原则:那就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和一次投档。以下是具体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填报志愿

一、熟悉政策

考生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二、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三、准确定位

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四、知己知彼

考生和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高三填报志愿的步骤

1、指定时间内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网站,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填写高考报名号、姓名、性别、报名区县等基本信息;

3、选择批次填报志愿,填写报考院校的代码以及所选专业代码;

4、仔细核对网页上的填报信息,确认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

征集志愿和补录有什么区别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把征集志愿和补录混为一谈,虽然补录和征集志愿都是因为招生计划缺额而进行的第二次招生,但在时间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在每个批次在第一轮投档结束后,会有一些高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对于这种情况,省招办会公布高校的招生缺额计划,并组织上线但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照缺额计划填报志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征集志愿。七七网

需要注意的是,报考征集志愿的学生一定要是没有被录取的,被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而且一些学校会进行多次征集,但每一次征集志愿的时间都很短,一般第一天公布缺额计划,考生们当天就会填报征集志愿,在第二天的时候,就会进行投档,所以考生这个时候要多关注学校官网,以免错过机会。

补录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院校在第一次招生的时候,报考该学校的人数过少,没有达到该学校的招生计划数量,第二种则是在开学后,如果有被录取的学生没有按时入学,导致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这个时候高校会再次补充录取。

补录也是需要填报志愿的,有补录意向的考生,需要在补录通知发出之后,查询补录学校名单,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志愿并上交。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是不能参加补录的。因为这些考生的档案是被录取状态,所以如果自愿放弃入学后,反悔想参加补录是行不通的。

征集志愿一般会涉及到各个批次的院校,而补录只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批次。

与“高三如何填报志愿 征集志愿和补录有什么区别”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