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5 08:15:01 | 七七网
合理的作息时间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七七网小编整理的高三文科学霸作息时间表以及学习计划,欢迎参考。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早上这段时间疲劳已消除,头脑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七七网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较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长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晚上定时睡觉,必须赶在12点之前休息,形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的充沛精力和状态。
1、第一个阶段基础复习阶段
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农字逐句地复习到,应做到毫无遗漏。
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这个阶段,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这就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
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检验自己一学期来的复习效果,又可以查找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漏洞,还可以向你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把它戏称为一次“小高考”。这次考试还有一层特殊的涵义:它是高校招生中保送、推荐、评选市级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我这里,特别提醒学习较好的高三同学,要格外重视这次考试。
2、第二阶段从寒假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四个月。
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
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
第一次模拟教育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你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恢心丧气,妄自菲薄。应该为一模恰当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小编推荐:高三最佳作息时间表
3、第三阶段从一模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两个月。
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随着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
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第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
另外,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历年高考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既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题人意志的直接体现,可谓字字珠玑。
在复习中,我们中做题应先易后难,选择题拿不准也不要放弃,选一个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
以上《高三文科作息时间表 文科学霸的学习计划》由七七网小编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关注七七网。
高三一模成绩540分,高考成绩是有机会达到600分的,这完全就是根据自身的努力决定。通常一模考试试题会比高考的难度大一点,再加上一模考试之后还有查缺补漏的复习时间,所以高考上600是有希望的。
一般来说,一模都会比二模、三模难,因为一模中要挫一挫考生的锐气,刺激一下学生,让他们紧张起来,查缺不漏,认真备考。而二模相较一模简单一些,就是为了让考生能够自信一些,同时看到自己的成绩有所增强也会动力更足。三模是就是要彻底让考生建立自信了,题目简单一点儿,分数高一点儿,才能让考生们轻装走上高考的正式考场。
到了高三,随着高考临近无形中的压力和紧张感都会影响到考生的临场发挥。所以考生要“戒骄戒躁”,借鉴别人好的经验,扎扎实实、按部就班做好备考。另外,要好好回顾一下你当前每一科的现状,把较短板、进步空间较大的科目找出来,集中精力加强冲刺。
在复习时,我们首先要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课本上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基础,是我们遨游题海、参加考试的利器。无论习题也好,试题也罢,再难那也不过是对书本知识的运用与考察,只是多绕了个弯而已。
再一点就是要加强对所做习题的复习。因为要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使之升华为自己的能力,单纯地靠复习课本还是不够的。只有对所做习题不断地复习,无论是简单与深奥,都作到理解透彻,并能从其中吸取有益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学习。
要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做习题,其实就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运用与感悟,必须重视这个运用与感悟的过程,切记:过程决定结果,一个学生如果一味地关注做题的结果,而忽略了对解题过程的体会那是非常危险的。
“一模”考试后,不要简单地把考试归纳为“考得好”、“考得不好”,而是要具体分析哪些科目考得不好,考得不好的是哪些章节的知识,是哪些题型,这些题目为什么做得不好,具体分析,找准问题,就要放平心态,在二轮复习中进行有针对性地弥补,最后起到提升成绩的目的。